2011-----2012学年度庆安三中高二期中化学科试题
命题人:宋德江
一、选择题
1.已知4NH3+5O2=4NO+6H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 V(O2)、V(NO)、V(H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V(NH3)=V(O2)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
2.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 A(g)+2B(g)3C(g) 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3.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PCl3(g)+ Cl2(g) 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0.40mol B.0.20mol C.小于0.20mol D.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5.下列不属于自发过程的是
A.铁生锈 B.NaCl溶于水后的扩散 C.Zn与CuSO4溶液反应 D.石黑转化为金刚石
6.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CO2(g)+C(s) 2CO(g)(已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如果升高温度,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会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7.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的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 D.固态氯化钾
8.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05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2SO4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10.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1.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12.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项实验:(N2O42NO2 △H >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13.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弱
1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6.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18.在250C时,0.1mol/L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6×10-4、1.8×10-4、4.9×10-10、K1=4.3×10-7和K2=5.6×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HNO2 B.HCOOH C.HCN D.H2CO3
二、填空题
19.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C(mol/L) 0 20 40 60 80 100
C(N2O4) 0.20 a 0.10 c d e
C(NO2) 0.00 0.12 b 0.22 0.22 0.22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
(2)20s时,N2O4的的浓度为 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0.在一条件下,A与B可发生以下变化:A(g)+B(g) C(g) ΔH=-Q kJ·mol-1
(1)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开始时向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A和1 mol B(起始体积为V),达到平衡后,生成了 a mol C.
①平衡后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容器体积为________.
②若仍旧保持该温度和压强不变,开始时充入3 mol A和3 mol B,平衡后,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容器体积为________.
③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1 mol C,达到平衡后,A、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 mol、3a mol,则x=________,y=________.
(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体积为V的定容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后生成了b mol C .
①a与b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3 mol C,待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b'mol,则b'与b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1、.将8.8gFeS固体置于200mL2.0mol/L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
(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
乙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