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9.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版(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9 09: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四、说教法、学法
六、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感知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集合这一内容,在实施中更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我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二、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同时,三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
间很短,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
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2、要注重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引导
学生发现规律。
二、学情分析
3、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
游戏活动开始,之后,联系生活、初步体会
集合思想,最后能够利用集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思想,感
知集合圈的产生。
三、依照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三、依照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
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
三、依照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复部份的理解。
教具:课件、呼啦圈、名字卡片。
四、说教法、学法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中通过游戏、画、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操作并以图形表示出来,最后运用语言、图表来表现,是对集合知识高度理解与综合应用的体现。整个认知过程是问题不断解决,认识不断清晰,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2、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使
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
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法、学法
3、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游戏活动的教
学增强了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生动观察
图形中蕴含的规律,让学生直观感知规律的特
征,便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规律,总结规
律,从而达到创造规律。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实际应用,巩固拓展
集合
只抢凳子
只猜拳
既参加抢凳子又参加猜拳
优点+鼓励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自评
两个结合
两个侧重
爱数学
学数学
用数学
互评
老师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人。
(2)荣获“语文之星”或“数学之星”的一共有(
)人。
6
19
猜猜看:
二年级一个小组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4人、数学课外小组的有4人。
(1)
这个小组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可能是多少?为什么?
(2)
这个小组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总人数最多可能有几人?最少可能有几人?
考考你: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