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阅读技巧:一诗多题法诗词鉴赏(蜀相)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诗歌阅读技巧:一诗多题法诗词鉴赏(蜀相)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9 12: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阅读技巧:一诗多题法诗词鉴赏(蜀相)
【选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选择题】(文学常识、整体理解)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 )(1分)
A.律诗????????????B.绝句????????? C.古体诗????????? D.曲子词
?
2.从题材上看,本作品属于(??? B???? )(1分)
A.写景诗????????????B.怀古诗??????????C.哲理诗????????? D.闲适诗
?
3.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C???? )(1分)
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
?
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B ?? )。(2分)
A.慷慨激昂???B.沉郁顿挫???C.恬淡自然?? D.刚劲凝练
?
5.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6.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D?? )
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 “空”可以解释为“自”。
C.“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D.“长使英雄泪满襟”,指作者杜甫常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垂泪。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本人,但对祠堂的描写已暗含丞相本人。
B.“何处寻”的“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心思其人,才要寻其庙。
C.“三顾频烦天下计”,写刘备对经常依赖诸葛亮的计策来谋取天下感到很内疚。
D.《蜀相》写于公元760年,杜甫写此诗与当时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有关。
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在,“森森”形容柏树茂盛繁密,展现它柏树伟岸、质朴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形象。
B.颔联“自”和“空”两字是全诗的诗眼,用得极为传神,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景物传达诗人内心淡然宁静。
C.颈联将读者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历史背景下,刻画一位济世扶危贤相形象,寄托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憧憬。
D.尾联咏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使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暗含诗人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
【思想、情感赏析题】
9.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1)表达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赞颂。
(2)表达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遂的叹惋之情。
(3)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
?
?
【表现手法题】
10.颔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借景抒情,描写绿草映阶,自成春色,黄鹂隔叶徒然发出好听的声音。
(2)感叹碧草碧绿、黄鹂啼鸣无人赏玩,以乐景衬哀情。
(3)表达诗人对诸葛亮英雄长逝深沉悲痛之感。
?
11.简要赏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的好处。
(1)这两句运用议论,写出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2)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
12.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1)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
(2)颔联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碧草、黄鹂无人赏玩,表达诗人对诸葛亮英雄长逝悲痛之感。
(3)这两句运用议论,写出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生平业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4)慨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渴望当世能有忠臣贤相来匡扶社稷,使国家恢复和平统一。
?
?
【人物、景物形象题】
13.请结合作品对诸葛亮的形象加以赏析。
(1)富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忠贞不渝、坚毅不拔。三顾茅庐时,定下天下大计,表现他卓越见识与才能,辅佐两代君王,忠心不渝,鞠躬尽瘁。
(2)时远不济,壮志难酬。病死军中,理想没能实现,留下遗恨。
?
?
14.请结合作品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加以赏析。
(1)有忠君爱国的情怀,有匡时济世的抱负。颈联赞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尽心辅佐两代君王,表明自己想为国出力的心意。
(2)忧国忧民,而壮志难酬。尾联叹惋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表明自己面对国事无法施展才能的惋惜,叛乱未能平定,没有像诸葛亮这样的贤相的痛心。
?
15.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柏树”有何妙处?
(1)写出柏树的茂盛繁密,表现柏树的伟岸、葱郁、苍劲的形象特征,衬托诸葛亮的高大形象,
(2)衬托武侯祠的历史悠久,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
【语言炼字题】
16.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1)“自”和“空”最好,“自”独自的意义,“空”白白意思。
(2)这两个字巧妙地了祠堂景象,碧草映阶,独自成为春色,表明祠堂游人稀少,黄鹂隔叶,空自啼鸣,无人欣赏。
(3)一“自”一“空”表明后人已把武侯遗忘。
(4)表达诗人对诸葛亮英雄长逝悲痛之感。
?
17.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
(1)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
(2)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之深。
?
18.“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1)“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
(2)“寻”表明作者初到成都,环境生疏,寻找蜀相祠堂,表达作者对它渴望已久,很想瞻仰。
(3)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
(4)渴望当世能有忠臣贤相来匡扶社稷,使国家恢复和平统一。
?
【结构技巧题】
19.从结构角度,赏析本诗颈联的妙处。
(1)颈联以由景及人,由写景转入议论。
(2)写出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3)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4)为尾联抒发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的慨叹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