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30分)
躲雨(16分)
保中
①晚饭后忽然下起了大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去小区花园散步。
②刚走到一楼,迎面碰上了林姐,她是邻居林叔家的女儿,带着六岁的孩子,一边收拢雨伞一边和我打招呼。
③我跟林叔一家挺熟,林姐的事儿我知道一些。当年林姐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就谈了一个男朋友。那男的一表人才,人又机灵能干,只是来自贫困的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就因为这个,林叔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林姐是个要强的人,和林叔断了联系,和男朋友回农村老家办了婚礼。前几年,林姐的丈夫被单位派到了国外办事处工作,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男的和一个女留学生走到了一块,加之心里记恨林叔,提出了离婚,林姐闹了一场终究还是凄凉地离婚了。
④这两年,林姐一个人带着孩子打拼,确实挺不容易。执拗的林叔说起女儿气不打一处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女儿的生活落到这种地步,又不肯承认自己当初错了,林叔就是不肯让步,接纳女儿回家。反而是林姨时常对林姐施以援手,有时趁一早去菜市场买菜,帮着林姐送孩子去幼儿园;有时下午去公园溜达,帮着林姐去幼儿园接孩子;有时趁林叔出门和老伙计喝茶聊天,炖只鸡,让林姐带着孩子来吃饭。不管怎么说,女儿毕竟是林姨的心头肉呀!林姨常对我们抱怨,这父女俩都是犟人,谁也不肯让一步。
⑤我知道,现在每个月林姐都会带着孩子回家一趟,当然了,这都是林姨背着林叔安排的。反正每次林姐回家,林叔都不在家,不是去对面的小区找朋友下棋,就是和老伙计们喝茶聊天,或者去公园的湖心岛钓鱼。林叔不在家,林姐和孩子安心地吃着老妈做的美味饭菜,心里总是感动满满。
⑥不知不觉,我在小区的长亭里已经晃悠了一个多小时,正打算回家,我忽然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那不正是林叔吗?他正从我们这栋楼的另一端慢慢踱过来。我迎上去和他打了个招呼,才发现他的衬衫都被雨淋湿了。林叔笑笑说:“着急着出门,忘记带伞了……”我们没说两句话,远远地看见林姐带着孩子已经下楼来了,正要出楼门,林叔的脸顿时红了,对我说:“我再走走去!”转身,便走进了雨中,我朝他喊:“林叔!您就在长亭躲躲雨吧!”
⑦他回过身来,冲我摆摆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看见林叔背影的林姐也明白了,她流着泪,哽咽地喊道:“爸……”
1.请分析文章标题《躲雨》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他正从我们这栋楼的另一端慢慢踱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任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我迎上去和他打了个招呼,才发现他的衬衫都被雨淋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写“林叔”开始是“笑着”跟“我”打招呼,接着看见“林姐”带着孩子“正要出楼门”时,却“脸顿时红了”。“林叔”前后表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写道“我突然明白了”“看见林叔背影的林姐也明白了”,“我”和“林姐”各明白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14分)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
①大家上午好!(掌声)
②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掌声)
③就本人而言,我觉得只要有两样东西在心中,我们就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④第一样叫作理想。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我把它叫作“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渴望,使我有勇气不断地高考。当然,我生命中也有榜样。比如我有一个邻居,非常有名,是我终生的榜样,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当然,是五百年前的邻居。但是他确实是我的邻居,江苏江阴的,我也是江苏江阴的。因为崇拜徐霞客,直接导致我在高考的时候地理成绩考了九十七分。(掌声)也是徐霞客给我带来了穿越地平线的这种感觉,所以我也下定决心,如果徐霞客走遍了中国,我就要走遍世界。而我现在正在实现自己这一梦想。所以,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同学们,你终将走向成功。
⑤第二样东西叫良心。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良心的人会从你具体的生活中间做的事情体现出来,而且你所做的事情一定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影响。
⑥我再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笑声)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后来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掌声)
⑦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掌声)
(有删改)
7.在这份演讲稿中,俞敏洪认为,怎样才能成就人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良心”在词典里的意思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俞敏洪认为“良心”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我再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这份演讲稿中,俞敏洪讲述自己在北大读书时给同宿舍的同学义务打开水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研读第⑦段,说说这段文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24分)
12.按要求默写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第13、14题。(4分)
【甲】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乙】枫桥夜泊
张 继
13.甲诗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禅趣。(1分)
14.试分析甲、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相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15.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A.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B.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C.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D.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1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故虽有名马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骈死于槽枥之间 学而时习之
C.买其首五百金 以刀劈狼首
D.于是不能期年 陈太丘与友期行
17.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甲文的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B.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中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以“食马者”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C.甲文指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在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乙文中涓人买回死去的千里马的头,原因在于死马比活马易求。
D.甲、乙两文均借千里马来阐明道理,发人深省。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要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6分)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20.以上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1分)
21.请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悲剧”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出下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2分)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本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阿基姆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二、综合运用(10分)
2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yùn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觉醒( ) yùn( )育
24.选出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2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B.阳光明媚、四季花香的攀枝花,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C.“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每天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26.综合性学习。(4分)
初中两年,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课堂中不断地成长。现在,请你参加“多彩课堂·伴我成长”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精彩课堂我分享】
学习中,一节节精彩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里,同学们也发现了许多精彩的课堂。下面是小阳同学找到的两则材料:
第一节课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于漪《往事依依》) 第二节课
于是,整整三天,他把那条鱼放在我面前,不让我看别的东西,也不让我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这不断重复的指令。第四天,另一条同类的鱼被放在那条鱼的旁边,教授要我指出两条鱼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一条又一条,直到我看完同科所有的鱼。这是我所上过的最好的课。
(塞缪尔·斯卡德《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
(1)请从上面的两节课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在组内发言时分享给同学们,说明喜欢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智慧课堂我报道】
科技服务于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开放。小薇同学就读的学校携手异地某校共建“智慧课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6月3日,我校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我校与异地某校实现了师生在线课堂互动,两校学生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我校八(5)班的小薇同学在这节课上分享了写作经验。课后,她说:“这节课上,我们能与千里外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像没有距离一样,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2)请你为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表达(50分)
27.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一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著名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在他的书中写道:“我不相信/没有种子/植物也能发芽/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文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1.文章标题“躲雨”一语双关,既交代了“林叔”躲雨的情节,又含有“躲女儿”的意思。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③“下起了大雨”与文章标题相照应;④交代了叙事主人公“我”,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性。(回答三点即可) 3.“踱”,慢步行走的意思。没有带伞的“林叔”在大雨中慢步行走,准确地表现了“林叔”故意拖延进楼栋的时间,是担心撞见还没有离开的女儿。 4.这是对“林叔”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林叔”为了“躲”女儿而在雨中逗留时间之长,也交代了“林叔”所谓的到对面小区找朋友下棋等情节是为了“躲”女儿而找的借口,表达了父爱的无言及深沉。 5.“林叔”开始“笑着”跟“我”打招呼,是出于对“我”主动跟他打招呼的友好回应;看见“林姐”带着孩子“正要出楼门”时,却“脸顿时红了”,是因为他担心女儿见到他后出现尴尬局面,因而内心感到不安。(意对即可) 6.“我”明白了林叔所谓的“没有带伞”却不在凉亭避雨而要再去走走是为了避免碰见女儿而让她尴尬;“林姐”明白了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之前在她每次回家时,林叔所谓的找朋友下棋、和老伙计们喝茶聊天、去公园的湖心岛钓鱼都不是真的,而是避免在家里见到她而说的托词,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安心地在家里吃着老妈做的美味饭菜。 7.心中要装有两样东西,一是理想,二是良心。 8.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 9.不能去掉。“一直”表明持续的时间很长且中间无间断,“比较”在这里是自谦的说法。去掉这两个词语后,本句的意思就变成了俞敏洪在听众面前自夸自己为同学服务的行为,不符合演讲者的本意,所以不能去掉。 10.俞敏洪讲述自己为同学打开水的故事,意在阐述自己认为的“良心”应该包含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 11.第⑦段首先从正面阐述了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生命;接着从反面指出缺失伟大的理想及一颗善良的心,你的生命将永远是一堆琐碎。这样一正一反,阐述了成就人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使行文显得严密,逻辑性强。
12.(1)城阙辅三秦 (2)缥缈孤鸿影 (3)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4)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破山寺后禅院 14.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来突出环境的静。 15.A 16.C 【点拨】A项,所以/从前;B项,的/代词;D项,与“年”连用,表示满一年/相约。 17.C 【点拨】“原因在于死马比活马易求”表述有误。18.(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19.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意思接近即可)
【参考译文】【乙】我听说以前有个国君,想用一千两黄金求购一匹千里马,三年过去了还没得到。有位宫人对他说:“请让我替您去找吧。”于是国君就派他去(找马),三个月后得到了一匹千里马。马已经死了,那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马的头,拿回来给国君。国君很生气,说:“我想要的是活的马,怎么会是死马呢?还花了五百两黄金!”那人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了五百两来买,更何况是活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真的想买千里马,一定会来献马的!”果然,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20.奥斯特洛夫斯基 21.保尔渴望继续投身革命工作,但又知道自己病情严重,已经无法治愈。但他仍忠于党,忠于革命,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2.D 【点拨】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 23.jué 孕 24.C 【点拨】A项,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B项,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C项,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用于句中不合语境。D项,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25.B 【点拨】A项,句式杂糅,删去“造就的”;C项,成分赘余,删掉“左右”;D项,搭配不当,“提高范围”有误,可删去“和范围”。 26.(1)示例一:同学们,我喜欢第一节课。因为老师大声朗诵诗词,给学生做示范,教给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老师诵读时极为投入,头与肩膀左右摇摆,极富感染力,深深打动了学生。示例二:同学们,我喜欢第二节课。因为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示例一:“智慧课堂”入校园 示例二:我校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