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9 11: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30分)
带一本书去旅行(16分)
子雪
①我要去远方旅行!
②每次出发前,整理行装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是享受旅行的前奏,是的,享受旅行就是从整理行装开始的:带哪几套衣服、什么牌子的防晒霜、穿哪双鞋子、用什么颜色的伞、戴什么风格的帽子等等,比较、选择、犹豫、再选,然后一一放进旅行箱。女人,总是能把旅行箱塞到满得不能再满,这次也不例外,看着爆满的旅行箱,我着急了:“书没地方放了!”于是,再一一翻看到底什么是可带可不带的,什么可以从旅行箱中删除,然后把我的宝贝——书,放妥帖。
③每一次旅行,我都喜欢带一本书在身边,书会让我的旅途更加美妙,所以,它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物件。
④你一定有同感:不管是长途旅行还是短途观光,无论在机场火车站还是汽车站,等待是免不了的,它总在考验人们的耐心,短到二三十分钟,长到十几二十个小时,如果没有书,这样的煎熬如何过去?每逢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从旅行包里拿出书来阅读,一会儿就会进入书中的世界,当你沉浸在书中,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不用急躁、不用愤怒、不用爆粗口,很快你就可以上车或登机,真是太好了。
⑤无论我独自旅行,还是和朋友两人成双,或者一大帮同事共同出行,每次书都为我的旅行增色不少。
⑥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成都火车站,那天早晨我们起了个早,赶到火车站去买到都江堰的票,结果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买到了十一点一刻去都江堰的票,实在没办法,只能等了。我们带着行李来到二楼候车室,还好,找到了两张空位置。坐定后,我放下大包小包,拿出周国平、王小慧合著的《花非花》开始阅读,儿子也放下肩上的背包,拿出笔记本写他的《川行》日记,我很快沉浸在周国平、王小慧哲学与艺术的对话中,偶然一抬头,看见儿子身边坐着一位小伙子,从他稚气的神色可以看出他跟儿子年龄相仿,脖子上戴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手指上也套着一个夸张的大戒指。他侧着脸对着儿子仔细地、全神贯注地看着,脸上清晰地写着好奇和神往。儿子埋头写他的日记,一点都没有察觉,那位小伙子就这样注视了儿子很久很久,他的表情中充满疑问,又满含着羡慕和崇拜。在他眼里,儿子是不是一位特别好学的大学生,还是有几分高深莫测的文化人?儿子在喧闹的火车站候车室沉浸在自己的日记里,他仿佛理解不了。小伙子的表情在我的视线里定格,烙在我的记忆里。儿子写完日记后,也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看起来,正因为有书相伴,几个小时的等待一点儿也不乏味。
⑦几年前,我和同学到内蒙古自由行。那天抵达海拉尔是下午四点左右,到宾馆放下行李,已经来不及去什么景点了,就在附近随意转了转,没想到在宾馆不远处就有一个森林公园,我们信步过去。我和同学连日奔波,旅途劳顿,也累了,索性择树墩而坐,一人一本书,在天然氧吧中边休息边看书,边享受这真正的自然的森林公园。当金黄色的淡淡的晚霞印在我手中的书卷上时,我陶醉了,真想在这里小住,天天来树下阅读,那才是一种享受!我真不愿离开这个无名的森林公园。
⑧陪伴我去呼伦贝尔草原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而杨二车娜姆的《走出女儿国》《走回女儿国》陪着我品尝了泸沽湖的宁静美好,那布满星星的夜空和干净明快的清晨一直保存在我的记忆相册中。带着《中国美术史》登黄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廊桥遗梦》《在灵魂居住的地方》《超越自己》《最合宜的位置》《我很重要》《野火集》等等,伴着我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
⑨这次,行至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欧洲,我带的是二十几年前学生时代读过的《西方美学史》,很美的一套书,伴着欧洲之行再次阅读,一定会有不同的感触的。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带着书去旅行”,“儿子”在成都火车站被陌生的小伙子________________;“带着书去旅行”,“我”在内蒙古海拉尔森林公园________________;“带着书去旅行”,行在欧洲,“我”想会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写旅行前的准备,为什么要详细罗列“带哪几套衣服、什么牌子的防晒霜、穿哪双鞋子、用什么颜色的伞、戴什么风格的帽子等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第③段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对“小伙子”神态描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⑧段同样是在写“带着书旅行”的感受,为什么没像第⑥⑦段那样写得详细些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有没有类似于文中作者一样的旅行?请你说说其中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弱点(14分)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也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的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面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大谨小慎。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定,致使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没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数量绝对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都不需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者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处。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哪两点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第②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人某方面愈强,则其反方面愈弱的道理。
B.吕布的例子直接证明了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的观点。
C.本文采用层递式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论点。
D.“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理解为: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
(二)古诗文(24分)
11.按要求默写填空。(6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2)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第12、13题。(4分)
【甲】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
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12.甲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1分)
13.试分析甲、乙两词在写法上的共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4—18题。(14分)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乙】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释】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4.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A.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B.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C.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D.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15.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是鱼之乐也      斯是陋室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汝安敢轻吾射
C.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16.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甲文选自《庄子》,《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
B.甲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乙文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C.甲文中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予以了反驳。乙文中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D.甲文中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乙文中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6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9.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1分)
20.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出下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同国内外敌人和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战斗的优秀小说。
B.保尔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是在娃莲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C.保尔在铁路工厂提出开除任意毁坏贵重钻子、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共青团员朱赫来的团籍。
D.保尔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二、综合运用(10分)
2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历经沧桑仍绵yán不绝。
沧桑(  )  绵yán(  )不绝
2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任重道远。
2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25.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各题。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1)请高度概括习近平主席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句和读书有关的古诗文,标明出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表达(50分)
26.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到奉献看到爱……
请以《我在________看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因交流而多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文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1.羡慕和崇拜 陶醉 有不同的感触 2.因为在“我”看来,整理行装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是享受旅行的前奏,此其一;其二,为下文写“带书”这一情节做铺垫,为了能够“带上书”,这些必需品是全都可以不必带上的。 3.承上启下。“每一次旅行,我都喜欢带一本书在身边”承接上文“旅行前的准备”时带书的情节,“书会让我的旅途更加美妙”,总括下文带书旅行时的感受。 4.第⑥段画线句对小伙子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小伙子对“我”“儿子”能在喧闹的火车站候车室沉浸在自己的日记里的不可理解的神情,从侧面写出了“带着书旅行”,再长时间的等待也不会乏味。 5.本文第⑥⑦两段分别写了“我”两次旅行时读书的感受。这两件事具有典型性,已经把“我”带着书旅行的感受叙述得非常生动具体,所以第⑧段只是简要叙述了“我”带着书去旅行的其他经历,使文章详略得当,主题更加突出。 6.示例:带着《文化苦旅》去旅行,让书中所示情节给自己做文化层面的导游,的确是一大快事。 7.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者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或: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8.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9.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或证明了弱点也是强点,弱点也需珍惜)。 10.B
11.(1)教然后知困 (2)气蒸云梦泽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4)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13.示例:都是借写孤雁以寄一己之情怀;所写孤雁,实际上是词作者思想感情的化身。在篇章结构上,二词也是大体相同的: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所见之孤雁。 14.A 15.B 【点拨】A项,这/判断动词;C项,而且/尚且;D项,固然/本来。 16.C 【点拨】“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表述有误。 17.(1)你很清楚我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2)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 18.甲文告诉我们:带着欣赏的态度认识外界,往往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乙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冷静、沉着,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译文】【乙】我曾经漫步经过溪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钓到的鱼十分多,并且很容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于是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钓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眼睛看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去做,接连钓到好几条鱼。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
19.保尔·柯察金 20.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挑战命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1.C
22.sāng 延 23.A 【点拨】“劫后余生”的意思是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与“村霸”这一语境不符。 24.B 【点拨】A项句子成分残缺,可删去“使得”;C项“留学生吟诵社”是社团,不属于“朗读爱好者”;D项语义重复。
25.(1)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应该有三种境界。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