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孝感市2021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9 11: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30分)
茶是家乡醇(17分)
段伟
①清明至谷雨,是家乡茶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或“谷雨茶”,一天一个味。
②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春林初盛,漫山茶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③老屋位于一个小山村,翠竹满崖,树木成林。这阵子三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了。我回老家体验提筐摘茶的乐趣时,三嫂已将满满一背篓茶叶搁在厅堂。阳光透过晨雾洒进厅堂,满脸汗珠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躬身把茶叶倾倒在篾晒垫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把其中的老叶和碎枝拣掉。
④“肥壮嫩绿的芽子,成片成片的呢!”三嫂立起身,嘟哝这么一句。“真正无公害,只是人手不够,兄弟回来得真是时候,我们上山吧。”三嫂笑着招呼我。
⑤“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我们村里的茶园经过祖辈汗水浸泡,酝酿出赏心悦目的模样,清明前后,晴雨交替,山坡上积蓄了一冬养分的茶芽,焕发活力,存储着春光,或清朗明洁,或云雾缭绕。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封存在一枚枚圆润饱满的茶芽里。此时,山上一派繁忙,茶园里到处晃动着采茶人的身影。
⑥记忆里,茶叶是当地庄稼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学杂费、家庭开支皆巴望在茶叶上。一到采茶季节,起早摸黑的采茶人,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歌声留在了茶山上:“温泉泡开绿春蕊,翩翩起舞味道佳。淡淡茗香醉远客,浓浓深情敬爹妈。”歌声如溪水般清澈透亮,在高低浓密的茶树中,冲过来,撞过去,有一种生命原始的力量,荡人心魄。
⑦午饭过后,三哥说,该炒茶了吧,三嫂便洗刷铁锅。灶膛里火烧得很旺,铁锅热烫起来,就把茶叶倒入。三哥双手不断翻动着,传来茶叶噼啪爆响的声音,待到叶质如绵、清香初露,三哥将茶叶起锅,放到簸箕里,不停地揉捻,茶叶成条后由三嫂摊放到火塘上的竹罩子里烘烤。如此反复两次,至细秀卷曲,白毫显露,茶叶才幽香沁鼻。
⑧傍晚时分,三嫂端坐庭院,将做好的成茶置于簸箕里摊凉,再次拣去杂物、茶梗。然后挑选条索均匀的茶叶分装到锡箔袋里,一溜地排过去,像整齐的城垛,颇有成就感。看我入神的样子,三嫂说:“兄弟,你来一杯啊!”
⑨我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开水冲下,茶叶升腾,细啜轻品,入口亲和,舌上粒粒滚动,滑润清甜,儿时那摄人心魂的茶香顺喉而入,让人通体舒畅。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名茶差。”三嫂答道:“是啊,纯天然的呢!有机会,你也帮着宣传宣传。”
⑩半个多月茶叶采摘,三嫂显得有些疲惫,三哥叫三嫂不要太累。他说,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分了一块茶园给他家,采摘的茶叶大部分卖给茶商,吃“茶叶饭”就足够了。但三嫂闲不住:“总是靠扶持像什么话?得攒点小钱找机会生大钱。”
?吃罢晚饭,我准备回城,三嫂递给我一包茶叶,笑着说:“这是给你的!”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炭火的余温,让人暖心暖肺,入骨入髓。
?“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看到哥嫂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11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茶是家乡醇》为题有何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嫂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名茶有很多,如福建的铁观音,浙江的龙井,云南的普洱茶等,作者为什么认为“茶是家乡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看到哥嫂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园中虫思(13分)
薛涛
①假如没有虫子,园子就显得太寂寞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没有虫子时园子的凄清和冷落。]风滑过枝叶的声音,起初是动听的,像流行音乐,听久了就有点腻烦。虫子的藏身处我永远也找不到,它们在花草灌木间飞来爬去,不时制造点儿声响,这园子里面就隐藏了另外的生机,也让我有了许多思量。
②蝉的合唱收场最早。只要天气晴好,它们在夏季午间的大合唱就没有停播过。这些蝉儿们,躲在枝叶里,竭尽全力地歌唱短暂的生命。演出结束以后它们就集体消失了,经过那棵紫槐,我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它们确实已经离开了。
③蟋蟀是独奏演员,演出大概在花草下面进行。秋天的傍晚,坐在花圃旁边细致地听,灵魂随着花草的气息游离出去,世界被无限地简化,栅栏消失,花草不见了,一切景物都虚化了……曲子近乎天籁,想想,它确实与我同在一个世界吗?我揣度着曲调传来的方位,轻轻拨开草丛,用手电照来照去,就是找不到那位演员。演奏近在耳畔,照常进行,它是过于投入其中了吧,外来的干扰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工作。此时,我却听出,这曲子里似乎又多了一份得意和狡黠。小家伙努力藏匿着行踪,在属于它的季节里绽放生命的欢乐,把每一个夜晚都演绎得有声有色。它与我一唱一聆听,各自获取一份自在与豁达。
④蚂蚁虽然是沉默的,但它们轻快的脚步常常被我听到。
⑤我蹲在一条长满菊花的小径旁看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一只蚂蚁急匆匆地在高大的菊花丛间奔跑,我用一块石头拦住它的去路,它惊呆了……我以为它会绕开走甚至退回去,实际上,它很快就开始攀登这块石头。因为石头表面有一段比较光滑,它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没登上去。它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小径旁边有个无聊的巨人跟它开的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它只记得有急事儿要办:在小径的那边发现了一块大大的面包,足够五十个家人吃上一天的;或者小伙伴被落下的果子砸伤,要找帮手来抬回家养伤……现在,这个随意的玩笑却给它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⑥要误了人家的大事了!我惶恐,赶紧把它从石块上轻轻捏下来,尽量远地放在它要去的方向,以便让它赶回刚才耽误的路程。它一着陆,连头也没回就飞奔而去。对于刚才从天而降的困难和无端的迎刃而解,它实在无法表示什么,是怨怒还是感恩呢?或许,它只当这是每天的旅行中必须攀登的险峰吧——没什么,爬过去就是了。
⑦蚂蚁在一株菊花下面一闪,就不见了。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在等着它——天敌的窥视、无处不在的陷阱、头顶的大鞋子……它只懂得往前走,根本不去想前面有什么在等待它。我抬起头,下意识寻找我的巨人——他也许隐藏在前边那片薄云的后面吧?这样想着,便觉得精神上又输给了远去的蚂蚁,它根本不会花心思去想“主宰命运的家伙”究竟在哪里。如果命运的捉弄迟早临头,那么就随便吧,走过去就行。生命与生命,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
⑧一场霜下来,园子一片惨白,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草木把生命的力量转到了地下的根须,春天的气息一来,它们就会萌发。虫子呢?我宁愿相信它们都活着。明年再露面,虫子们可能已脱胎换骨成另一副样子,当然,它们也根本记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过它们,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好在,这个人是记得的。
⑨头顶的槐枝上面挂着只空蝉蜕,在微风中悠荡。那个吵闹了整个夏天的狡猾家伙来个金蝉脱壳,不知去了哪里。我轻轻摘下它收起来,留到明年夏天,到时候还给当初蜕掉它的主人——喂,你去年丢掉的衣服,我给你收起来了,现在还给你……
⑩我常去的这个园子不大,却盛下了我很多的思量。
(选自《文苑》,有删改)
7.选文第⑤段中“无聊的巨人”和第⑦段中“我的巨人”分别指什么?(2分)
无聊的巨人:________________  我的巨人: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给第①段中的句子做的批注,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⑤段中写道:“它惊呆了……”此刻,这只蚂蚁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蚂蚁当时的心理活动。(6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说说你对选文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第⑧段中作者说“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请谈谈虫子们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24分)
12.按要求默写填空。(6分)
(1)纵我不往,____________?(《子衿》)
(2)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舟记》中正面描写佛印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第13、14题。(4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3.甲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和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1分)
14.同为送别诗,甲、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乙】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东坡志林》)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15.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A.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B.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C.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D.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16.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2分)
A.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源殆可熟物
B.佁然不动 顾影颓然
C.乃记之而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以其境过清 此独以跛之故
17.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甲文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因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B.乙文描述苏轼和小儿子苏过泡温泉和游览佛迹院的一天,表达了苏轼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甲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先后写了发现小石潭、小潭源流、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D.乙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词简练隽永。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官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6分)
你不是一个作家,从单纯的职业观点来看,固无须训练你的文笔。但除了多写之外,以你现在的环境,怎么能训练你的思想,你的理智,你的才智呢?而一个人思想、理智、才智的训练,总不能说不重要吧?
20.《傅雷家书》凝聚着作者对______、对______深厚的爱。(2分)
21.《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了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相关内容具体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出下面对《傅雷家书》的解读有误的一项(  )(2分)
A.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著名钢琴大师。
B.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的指导,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C.在艺术上傅雷教导儿子要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D.在生活细节上,傅雷教导儿子“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二、综合运用(10分)
2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或报告中善用金句,展现了党和国家领袖厚重、前zhān、宏大的思想积淀,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标志。
前zhān(  )  积淀(  )
2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________。
②那一年他以同等________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________。
A.判别 学历 全神贯注    B.判别 学历 吹毛求疵
C.评判 学力 吹毛求疵 D.评判 学力 全神贯注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26.综合性学习。(4分)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2)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2分)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表达(50分)
27.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林清玄在《月到天心》中写道: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
请以《心中一片月》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以《阳光正好》为标题,并以“那一天,阳光正好”一句作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文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1.①奠定了全文“思乡”的情感基调;②明确了本文叙事的对象为“家乡的茶”。
2.(1)翻涌:多指云、水等上下滚动翻腾。此处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茶山以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茶山的连绵壮观。 (2)翻飞:忽上忽下地来回飞。生动传神地写出采茶人动作轻快、娴熟。 3.此段为插叙,补充交代茶叶对家乡人的重要性,突出了人们的勤劳,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4.示例:①吃苦耐劳,勤快能干。三嫂起早贪黑忙着采茶制茶。②自力更生,努力致富。三嫂不愿光靠扶持,希望凭双手改变现状。③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三嫂热情开朗,积极追求幸福生活。 5.家乡的茶是乡情、亲情的记忆和寄托,只有家乡茶的味道最真实、最美好、最厚重。 6.示例:“我”对哥嫂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我”感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对家乡、亲人的那份恩情;“我”对家乡发展、亲人致富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 7.无聊的巨人:“我”(放石头的“我”) 我的巨人:主宰“我”命运的家伙(人生中的困难) 8.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躲”“竭尽全力”“歌唱”等词将蝉人格化,生动活泼地写出了蝉藏在枝头竭力鸣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蝉珍惜和讴歌生命的赞美。 9.示例:啊!怎么回事?刚才还是平坦大路,怎么突然出现一座小山挡在面前呢?我还要赶快去通知大家来抬刚才发现的面包呢!我必须爬过去! 10.到了冬天,虫子们都消失了,可作者选择相信它们还活着。表达了他对消失的虫子们的喜爱、惋惜与怀念,也对虫子们明年再次到来充满期待。 11.示例:我从蝉身上学到对生活要充满激情,要珍惜、赞美生命;我从蟋蟀身上学到要绽放生命的欢乐,要自在豁达地面对生活;我从蚂蚁身上学到要坦然面对生活,不惧困难,努力前行。 12.(1)子宁不嗣音 (2)气蒸云梦泽 (3)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4)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13.乐观豁达 14.甲诗抒发自己对“知己”的依依惜别之情;乙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15.B
16.C 【点拨】A项都作代词,代指物;B项都是用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之意;C项为“停留”和“位于”之意;D项都表“因为”之意。 17.C 【点拨】C项的顺序为: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18.(1)那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2)水边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19.甲文抒发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和孤独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参考译文】【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一起游览白水山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微偏北的地方,有大约一百丈高的瀑布。山路曲折了八九处,每个曲折的地方就有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拴住石头放下去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欢喜又畏惧。水边的悬崖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傍晚时我们顺原路返回,看着山中燃烧的火一般的夕阳,上上下下地越过几个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从山后面出来,我们用船桨击打起朵朵浪花,玉盘似的月影倒映着晶莹的浪珠,真可以捧起来玩赏了。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煮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我精神振作不起来,再也睡不着觉,(就)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苏过。东坡老人。
20.祖国 儿子(傅聪) 21.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 22.A 【点拨】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23.瞻 diàn 24.D 【点拨】“判别”指根据不同点加以区分,辨别是非;“评判”是指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语境中所针对的是历史人物,方式是“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所以选“评判”。“学历”是曾在学校结业或毕业之后得到的一纸文凭。“学力”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这里的语境强调的是能力,所以选“学力”。“全神贯注”指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精力高度集中,是褒义词。“吹毛求疵”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是贬义词。根据语境选“全神贯注”。所以选D。 25.C 【点拨】此题考查成语的辨析。A项中“津津乐道”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显然与“谈论”一词语义重复。B项中“卷土重来”多指遭到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与语境不合。D项中“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有贬义,与语境不符。 26.(1)①⑤ (2)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