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文档属性

名称 草船借箭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6 12: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
大兴小学:张康
四大名著
《水浒传》
《西游记》
3
《三国演义》
1
2
《红楼梦》
4
课文背景
《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自读课文,划出难理解的词语,一会交流。
2、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3、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识字正音1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cáo

gān

yán
màn

zhài
léi

yuán
chéng
识字正音2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周瑜
丞相
弓弩
擂鼓
水寨
私自
青布幔子
都督
曹操
妒忌
心甘情愿
推却
迟延
探听
调度
呐喊
支援
军令状
神机妙算
惩罚
词语理解
[都督] 古代的军事长官。

[军令状]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接受军法处罚。例:首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愿立军令状。

[调度] 调用。例:鲁肃私自拨了20只快船,供诸葛亮调度。

[弓弩] 弩弓,一种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

[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刻] 神机:巧妙的心思。算:筹划计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词义辨析
[报告 告诉]
这两个词都可以作动词用,都有“把情况说给别人听”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报告”着重指把情况或意见说(写)给上级听;有时也用于对群众,对下级或平级,如果不是众多的人,一般不用“报告”。“告诉”的使用范围比“报告”广,既可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下级对上级,还可用于个别人之间。“告诉”只用于口头,而“报告”则可用于口头和书面。

[疑惑 怀疑]
都是动词,都可以表示不相信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词义的着重点不同。“疑惑”着重表示因不明白而困惑。“怀疑”着重表示因不相信而发生疑问。

[委托 委派]
都是动词,都有“把事情交给别人办”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委托”着重表示托付,“委派”着重表示派遣。在适用范围上,“委托”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上级对下级,组织对个人,也适用于平级之间。“委派”只适用于上级对下级或组织对个人。在适用的对象上。“委托”的对象多指一般的事情,“委派”的对象多指职务和任务,如“文教局委派他担任师范学校的校长”、“局里委派我主持这次计划工作会议”。
课文框架及记叙顺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第二段(第3~5自然段)。讲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第三段(第6~9自然段):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第四段(第10自然段):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有智慧 (精通天文、熟悉地理)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析:) “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②熟悉地理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析:)熟悉地形,顺风顺水,回去方便。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有谋略 (巧妙安排、运筹帷幄)

①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析:) 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②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析:)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有预见 (识天气、识人)
①预测天气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析:) 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②了解人。
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诸葛亮并不领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实他早就识破了周瑜的奸计 。
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 有决策。(逼近水寨、两面受箭)

①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析:) 两面受箭,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决策英明。

②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析:) 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沉着镇定。这真是个:有胆量的诸葛亮!
小结
从刚才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有胆量的诸葛亮啊!
板书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作业
1、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最好能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3、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