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垂线的概念与性质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数学
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垂线的概念和性质.垂线有两个性质,第一个性质是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这是垂线作图的保证,第二个性质是“垂线段最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垂线性质的探究,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现几何直观.课堂中将通过三道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相交线中的有关内容:垂线的概念与性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相交”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体现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的位置关系(即四对邻补角、两对对顶角),数量关系(即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所以根据这些性质,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知道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我们就可以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从而进行几何中角的有关计算.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知识我们是如何研究的呢?我们从“实际问题——定义——性质——应用”这一路径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于一个数学对象,在研究了它的一般情形后,往往要看看是否存在值得研究的特殊情形.相交线中,你认为什么情况是特殊的?这个特殊情形又该怎样研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探究相关知识.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新课
一、垂线的概念
1.情景引入: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1)如图,两根木条所成的角中,如果∠α=35°,其他三个角各等于多少度?
(2)如果∠α等于m°,其他三个角各等于多少度?
在木条转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位置是特殊的,也就是当∠α=90°时.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说此时是一个特殊位置?
一方面,当∠α=90°时,其他三个角也都等于90°,也就是这时四个角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会出现几次呢?我们可以看出,木条b在0到180度的旋转过程中,这种情况只出现一次.而其他情况,比如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35°的情况,都会出现两次,如图所示.
所以,我们把这种特殊情况称为a与b互相垂直,也就是当∠α
=90°时,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即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追问:(1)对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认为应研究哪些内容?按怎样的路径展开研究?
(2)
在两条直线相交的基础上,你认为应如何定义垂直?
2.垂直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1,直线a,b互相垂直,点O叫做垂足.直线a叫做直线b的垂线,直线b也叫做直线a的垂线.
如图2,直线AB、CD互相垂直,
垂足为O.就是AB⊥CD或CD⊥AB
,垂足为O.读作:AB垂直于CD,垂足为O.
如图2,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如果∠AOC=90°,那么AB⊥CD.
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因为∠AOC=90°,
所以AB⊥CD(垂直的定义).
反过来,若AB⊥CD,垂足为O
,那么∠AOC=90°.
推理过程就是:
因为AB⊥CD,
所以∠AOC=90°
(垂直的定义).
二、垂线的性质探究
探究1: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结论: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思考1:过一点画线段、射线的垂线,应如何画呢?如图,请你过点P画出线段AB或射线AB的垂线
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以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所以大家在画图时要注意: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思考2:如图,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此问题就是“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
探究2: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1
,A2
,A3
,…,其中,PO⊥l,这里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1
,PA2
,PA3
,…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
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O⊥l于点O,垂线段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这里距离是指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概念.
问题解决:现在你知道水渠该怎么挖了吗?
过点P作河道所在直线的垂线段PQ,则沿着线段PQ挖出的水渠道最短.
举例应用:体育课上测量跳远成绩.
问题(1)复习巩固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运用.
利用相交线的模型作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转动木条b时,它和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从而体会垂直是相交中特殊情形,认识垂线的唯一性.
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垂直.通过三种语言描述垂直,体会从不同视角认识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中,无论哪一个角是直角,都可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反过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四个交角都是直角.
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画图、观察、思考等活动,得到“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基本事实.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加深对这一基本事实的认识.通过现实生活中实例,进一步体会这一基本事实,从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结合图形,
进一步明确两条线段垂直、两条射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直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
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图形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认识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并能正确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画图、测量、比较发现“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体会这一性质的应用,从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例题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AOC=55°,求∠EOD的度数.
解:因为OE⊥AB,
所以∠EOB=90°.
(垂直的定义)
因为∠BOD=∠AOC=55°,
(对顶角相等)
所以∠EOD=∠EOB+BOD=90+55°=145
°.
例2
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判断射线OD与射线OE的位置关系.
解:OD⊥OE,理由如下:
因为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AOB=180°.
因为OD平分∠AOC,OE平分∠BOC,
即∠DOE=90°.
所以OD⊥OE.
例3
如图,
三角形ABC中,∠C=90°.
(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2)过点C作CD⊥AB,垂足为D,
则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理由是
.
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由∠C=90°,得到AC⊥BC,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BC的长.
(2)先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图形.由CD⊥AB,可知线段CD是点C到直线AB的垂线段,根据“垂线段最短”,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线段CD.
综合运用对顶角、邻补角以及垂直的概念进行几何计算.
加深对垂直的判定的理解.
在综合图形中进一步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增强识图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垂线段最段”的性质.
总结
梳理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总结主要内容,加深对相交线有关知识的理解.
作业
作业1
(1)找出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三角尺检验.
(2)如图,画AE⊥BC,CF⊥AD,垂足分别为E,F.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求∠AOD的度数.
(4)如图,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比较点P到OA,OB的距离大小.
作业2
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个人学习感想.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是什么?请你为本节课的知识点画一个结构图.
考查学生对直角大小的估计能力.
巩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涉及到延长线段的情况.
综合运用对顶角、邻补角及垂直的概念进行几何计算.
复习巩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学生会发现这两个距离是相等的,为后面学分线的性质做准备.《垂线的概念与性质》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垂线的概念和性质.垂线有两个性质,第一个性质是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这是垂线作图的保证,第二个性质是“垂线段最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垂线性质的探究,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现几何直观.课堂中将通过三道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课上任务】
1.利用相交线模型,转动木条,观察两根木条所成的角的变化,有什么特殊的情况?
2.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3.垂线的概念,垂直定义的语言表述、图形、符号表示分别是什么?
4.用三角板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
5.如何过一点画出已知线段、射线的垂线?
6.垂线的性质是什么?说出你对“有且只有”的理解.
7.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你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吗?
8.
请跟随视频讲解,完成例题和练习.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
∠AOC=55°,求∠EOD的度数.
例2
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
平分∠AOC和∠BOC.试判断射线OD与射线OE的位置关系.
例3
如图,
三角形ABC中,∠C=90°.
(1)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2)
过点C作CD⊥AB,垂足为D,
则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
理由是
.
【学习疑问】
9.在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中哪个环节没弄清楚?
10.本节课中在哪个问题解决中存在困惑?
1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您想向同伴提出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12.作业1
(1)找出图中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三角尺检验.
(2)如图,画AE⊥BC,CF⊥AD,垂足分别为E,F.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35°,求∠AOD的度数.
(4)如图,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比较点P到OA,OB的距离大小.
13.作业2
请你谈一谈这节课的个人学习感想.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之处是什么?请你为本节课的知识点画一个结构图.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AO⊥CO,BO⊥DO.
(2)(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如图所示,
(3)因为EO⊥AB,所以∠EOB=90°.
又因为∠EOC=35°,
所以∠COD=∠EOC+∠EOB=35°+90°=125°.
所以∠AOD=∠COD=125°(对顶角相等).
(4)(用三角尺、量角器、刻度尺),如图所示,
经过测量可得PD=PE.所以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