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1198880011201400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梁惠王上》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表明孟子主张
A.小国寡民 B.君权神授 C.重民保民 D.依法治国
2.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并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由此推知,汉武帝时
A.私学教育比较发达 B.儒学思想更加实用
C.尊儒思想开始出现 D.儒学地位大为提高
3.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
A.具有济世情怀 B.主张“格物致知”
C.劝导追逐名利 D.宣扬“心外无物”
4.李贽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由此可见,李贽
A.抨击了宋明理学的虚伪性 B.挑战了传统儒学的权威性
C.改变了孔孟之道的合法性 D.增强了经世致用的普适性
5.康熙时出现了“五伦图”瓷器,图画中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这五种禽鸟寓意君臣、父
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据此可知,清代“五伦图”瓷器
A.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B.渗透了浓厚尊卑意识
C.体现了中外贸易繁荣 D.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6.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而美德来源于知识。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个性自由 B.强调人的地位
C.主张知德合一 D.否定神的存在
7.“它是十四五世纪人类向未知世界的一次进军,是人们在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在文学、艺术、政治和
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7049752584458.下图所示是1983年原联邦德国纪念某宗教历史人物诞辰500周年发行的邮票。该人物主张
A.因行称义
B.先知先定
C.教随国定
D.因信称义
9.18世纪,法国兴起了很多学术团体,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兰西学院,当时文人都以能成为其院士为荣,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先后进入该学院。由此可知,法兰西学院的成立
A.得益于共和体制的建立 B.表明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助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开创了近代西欧教育新模式
47815506096010.右图所示是秦朝国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记录的是“公元前220年,
秦始皇东巡到峄山,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可见,《峄山刻石》
A.是隶书的代表作品
B.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
C.反映了汉字的成熟
D.凸显了社会教化功能
11.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还是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由此可见,唐诗
A.揭示了王朝兴衰规律 B.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
C.推动了社会文化普及 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
12.下表所示为清初戏曲主要声腔分布情况。材料可用来说明清初戏曲
声腔类别
梆子腔
高腔
皮黄
分布地域(今)
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
江西、四川、湖南、浙江、福建
湖北、安徽、广东、广西、云南
A.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B.各剧种交流十分频繁
C.在发展中得到了完善 D.迎合了当地生产需要
13.尽管爱因斯坦多次强调“(自己)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不可否认,他开创了一个在科学和思想上挑战一切“绝对”的时代。这说明爱因斯坦
A.丰富与发展了经典力学 B.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影响了人类思维的方式 D.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形成
14.二战后,美国的基督教福音派宣扬“智能设计论”,他们认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经过了完
美的设计……大自然背后有个高超的工程师。”这种理论
A.进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观 B.与进化论相对立的观点
C.指明了人类与动物同源 D.创立了新的生物学体系
15.下表所示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技术成果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据此可确立的主题是英国
A.科技左右国力 B.文化成就未来
C.人类发展方向 D.大国兴衰奥秘
16.魏源认为“激变(指鸦片战争)绝不由缴烟,而由于停贸易”。由此推知,魏源
A.主张学习西方器物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海关贸易税收 D.认可鸦片战争作用
17.从1896年到1925年,孙中山在《纽约时报》中的称谓由“亡命的中国佬”到“反清政党的袖”,从“大总统的不二人选”到“在野的反叛者”,再从“失意之人”到“苏俄的机会主义者”这些称谓变化
A.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演变 B.与美国主流民意不相符
C.完全歪曲了近代中国革命 D.无助于拓展研究孙中山
18.《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下表所示为“中共七大后部分地对《论联合政府》的学习宣传”。这种学习宣传活动
地区
学习方式
太行根据地
先学习七大开幕典礼上各领导人的开幕词和发言,再学习《论联合政府》,而《论联合政府》的学习也要分为浏览和精读两个阶段
晋绥根据地
布置以毛主席报告七大文件为中心的学习,坚持早晚四小时,并举行小型座谈会
A.意在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促使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C.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 D.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19.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三个不变”:统一后“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旧”。这一论述
A.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 B.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C.重申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方针 D.设定了台湾高度自治的底线
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科学家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批批青年人,风餐露宿,不计得失,甚至不惧放射物污染而缩短生命,最终铸造成了“两弹”。这主要反映出
A.中央政府对科技投人的不足 B.科技飞跃推动了中国崛起
C.“科教兴国”战略的显著成效 D.科技人员为国奉献的精神
21.下表是1949~1966年《文艺报》刊登的相关内容的文章数量统计表(单位:篇)。据此可知,此时期我国
A.文艺受政治环境影响明显 B.对外国文化研究肤浅
C.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D.“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22.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回顾这70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人民教育的方针确立于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3.发表于1922年的英国长诗《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很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该作品
A.歌颂了人的本能感情 B.直面社会现实的黑暗
C.体现了反传统的特征 D.反思理性王国的弊端
24.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典西部片《镖客三部曲》的配乐是著名的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作品,透露出浓厚的美国西部风情。演奏的乐器中,不仅有钢琴、提琴、长笛、小号、电吉他等西方乐器,还出现了类似中国的“埙”的乐器。这一事例反映了
A.二战后音乐呈多元化风格 B.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C.电影艺术与音乐开始结合 D.西方电影引领时代潮流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文人画是兴起于我国宋元时期的一个画种。这一时期,既存在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又有十分尖
锐的民族矛盾,并且二者交织在一起,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参与绘画艺术的新的群体,即士人集团。
他们以山水花鸟为题材,以写意为表现手法,遣情抒怀。宋代以前,社会文化相对紧张封闭,画家的主观意识被禁锢压抑,到了宋元时期,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画家们开始摒弃以前完全写实的手法,向写意转变。
——摘编自程多耀《论中国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文人画兴起的因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幅作品的艺术流派及其创作的主要背景。(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如在中国实行“一君之政”,应当按照英国模式。今日之中国,能开金矿,则用金,莫大之利也;能兴工艺,则用银,亦莫大之利也。
——摘编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国与教与种将偕亡也,唯变法可以救之!君臣之祸亟,而父子、夫妇之伦遂各以名势相制为当然矣。两千年来之大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因有民而后有君,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奖工艺,惠商贾,速制造,蕃货物,而尤扼重于开矿。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代表者们持文化开放的理念。他们提出以西方文化为源“再造中国文明”,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资本主义学说到社会主义学说,都尽力去接受和宣传。他们主张“洋=新”“中=旧”的文化观点。他们撰文历数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希望中国人从此不忘记这弥天的耻辱。他们宣布这场运动的主旨就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断头流血,绝不推迟”。
——摘编自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和谭嗣同思想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提出这些思想的意图。(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代表文化开放理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世之欧洲,若以世纪论,每个世纪都有创新,而17世纪却为人重视不足。实则,这是很要紧的一个时期,上承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洛克还根据英国的革命写了一份论“政府”的总结性文字,起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开山作用;下则启发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科技档案的外在发展角度看,宋代的科技档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宋时期达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巅峰状态。宋元时期重要的科技档案,基本以农业档案、医学档案、天文学档案、数学档案、地理地图档案、水文档案、手工业档案、建筑工程档案等八个门类作为基本体系。从科技档案的载录形式看,宋代的科技档案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文书档案的形式出现的,其中以奏议类档案最为繁多。
——摘编自高雪华、王云庆《宋代科技档案的特点》
材料二
1962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制定了《十年科学发展规划(1963-197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颁布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利用苏联提供的关于研究性反应堆、核燃料工厂以及试验场设计方面的初步资料和从国外公开的文献中获得的初步知识,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探索。《规划》吸取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面赶超”的教训,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面赶超”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早在1958年,《人民日报》就发表评论:“只重视发明创造、不重视推广的现象,以及只埋头钻研,不重视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就这些问题,《规划》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比如鼓励研究机构自己办车间、办工厂。
——摘编自崔永华《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档案发展到巅峰的原因及宋代科技档案反映的科技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十年科学发展规划(1963―1972年)》所体现的战略思想,并指出这十年期间我国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我国科技发展中得到的认识。(3分)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B 6.C 7.A 8.D 9.C 10.B 11.B 12.A 13.C 14.B 15.D 16.B 17.A 18.C 19.B 20.D 21.A 22.A 23.C 24.B
25.(1)因素: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士人集团形成;文化氛围宽松;创作手法转变。(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左图:现实主义。(1分)背景:沙皇专制统治,人民处境悲惨;俄国工业发展落后。(2分,答出一点即可)
右图:现代主义。(1分)背景: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2分)
26.(1)共同之处:中国亟需变法;废除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矿业。(3分)
意图: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2分)
(2)特点:开放领域广;突出爱国救亡;坚持民主、科学的价值;全盘西化。(3分,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7.示例
观点:17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2分)
评析: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启了近代欧洲民主代议制的先河;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霍布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洛克首先提出三权分立思想,这些思想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8分)
综上所述,17世纪是欧洲政治、思想、科技大发展的时期。(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28.(1)原因:宋代政府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封建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理学提倡"格物致知,,注重探究事物的本原。(3分,答出三点即可)
特点:以实用技术类为主。(2分)
(2)战略思想: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强调科技与生产相结合。(3分)
科技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送成功。(3分,答出三点即可)
(3)认识:科技的发展要有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科技强,则国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继承、吸收和创新国内外先进科技。(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