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
化学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2个小题64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食品、蔬菜贮存在冰箱或冰柜里
B.家用铁锅、铁铲等餐具保持干燥
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
D.把块状煤碾成粉状再燃烧
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
A.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太阳能集热器 D.燃气灶
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酒精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4.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5.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 ΔH=-Q1 kJ/mol
H2(g)+Br2(g)=2HBr(g) ΔH=-Q2 kJ/mol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
6.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是 (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
7.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Cl2溶于水 B.NH3溶于水
C.合成氨的反应 D.电解水生成H2和O2与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生成水
8.一密闭烧瓶中装有N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将该烧瓶放在热水中,对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颜色不变 B.颜色变浅 C.颜色加深 D.无法判断
9.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
②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6 L·mol-1。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10.已知可逆反应:2SO2(g) + O2(g) 2SO3(g)△H=—Q1 KJ/mol,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B.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C.保持温度不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化学平衡常数增大,逆向移动时则减小
D.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
12.对于平衡体系2SO2(g)+O2(g)2SO3(g),增大压强时(其它条件不变)( )
A.SO3含量降低 B.正反应速率加快
C.逆反应速率减慢 D.平衡向逆向移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而且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
B.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
C.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可逆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凡是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15.图中的曲线是表示一定条件时,2NO+O22NO2 ΔH<0;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表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且甲温度较高
B.图表示t0时刻恒容充入He(g)
C.图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中a点v正 > v逆
17.一定温度下,反应 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恒容,充入He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18.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9.已知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和及压强?和下,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2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5 min内,v(H2)=0.1 mol·(L·min)-1
B.反应进行到12min时,CH4的转化率为25%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H2浓度减小
D.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22.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编组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NaHCO3 NH3·H2O CCl4
C Ba(OH)2 HCl Cu
D AgCl H2S CH3COOH
23.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 H+ + CH3COO- B.KHSO4 K+ + H+ + SO42-
C.Al(OH)3? = Al3+ + 3OH-??????? ?? D.H2CO3 2H+ + CO32-
24.在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 HCl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
D.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5.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a(HF) C. D.
26.纯水在80℃时的pH
A.等于7 B. 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27.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 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 )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28.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H+和OH-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29.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B.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C.溶液中含有OH 离子 D.溶液中c( OH- )>c( H+ )
30.关于pH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试纸在使用之前应用蒸馏水润湿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2.3
C.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测溶液的pH
D.pH计是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
31.25℃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A.pH=11的溶液 B.c(OH-)=0.12?mol/L的溶液
C.1L中含有4g?NaOH的溶液 D.c(H+)=1×10-10mol/L的溶液
32.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
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
A.1∶9 B.9∶1 C.1∶11 D.11∶1
二.非选择题部分(3小题共36分)
33.(16分)
Ⅰ 今有两个氢气燃烧生成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 ΔH=a kJ/mol
2H2(g)+O2(g)=2H2O(l) ΔH=b 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b|表示b的绝对值)
(1)若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或“=”)|b| kJ。
(2)反应热的关系:2a_______(填“>”、“<”或“=”)b。
(3)若已知H2(g)+1/2O2(g)=H2O(g) ΔH=-242 kJ/mol,且氧气中1 mol氧氧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
Ⅱ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H________0(填“>”、“<”或“=”);
(5)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_____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______:
(6)欲提高(5)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A.减少Fe的量 B.增加Fe2O3的量 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 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34.(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1、497 kJ·mol-1。
N2(g)+O2(g)=2NO(g) △H=+180.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破坏1mol NO的
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2)25℃时,pH=5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 mol/L;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不考虑温度变化),则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c(H+) B. C.c(H+)·c(OH-) D.
(4)常温下0.1 mol/L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加少量冰醋酸
35.(10分)欲测定某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为1.10mL,滴定后液面如右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
体积为 ;
⑵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6.11
2 25.00 1.56 31.30
3 25.00 0.22 26.31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HCl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⑶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此时锥
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 。
⑷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抚松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答题卡
化学
出题人:刘远奉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36分)
33.(12分)(1) (2) (3) (4)
(5) (6)
34.(10分)
(1) (2)
(3) (4)
35.(10分)
(1) (2)
(3)
(4)
化学试题答案
1—5 C D D B D 6—10 D D C B C
11—15 A B D D C 16—21 D C A B A D
22.B 23.A 24.B 25.D 26.C 27.B 28.C 29.D 30.D 31.B 32.A
33.(16分,每空2分)
(1)<(2)>(3)436 kJ
(4) K= < (5)0.006mol·L-1·min -1 、 60% (6)C
34.(共10分)(1)631.5 (2分) (2)10-9 (2分);不变 (2分)
(3)BD(2分) (4)B(2分)
35.(10分)(1)23.80mL(1分) (2)0.1044(2分)
(3)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分)
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分) 8.2~10.0 (1分) ⑷A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