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二)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9.2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二)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10 22: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9.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二)


9.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课时

2课时
班级
目标教学




组别、姓名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能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概述消化吸收过程。3.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组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概述消化吸收过程。
教、学方法
自学展示、合作探究、思维拓展、反馈检测等
自学展示
1、食物的消化过程: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什么部位彻底被消化?3)
所用的消化液都有什么?4)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被彻底消化成哪些物质?2、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什么叫做吸收?(2)、消化道各部分分别吸收哪些物质?其中
是主要的吸收器官,不经过消化可直接吸收的是


口腔、食管
胃吸收
小肠吸收

大肠吸收
(3)、营养物质被消化后的最终物质被小肠绒毛的哪些结构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进入血液吗。
合作探究
1、检查本组同学基础学习完成情况。2、组内讨论交流基础学习内容。3、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思维拓展
家庭用的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使用冰箱保存食品应注意什么
反馈检测
1.[2019·滨州]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肠液和唾液含有多种消化酶B.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脂肪C.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水分、无机盐和麦芽糖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2.[2019·开封]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2019·临沂]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②和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4.[2017·内江]下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在②中开始消化淀粉C.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D.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5.[2019·德州]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C.环形皱襞,葡萄糖、无机盐D.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6.[2019·邵阳]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Ⅱ: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实验过程如图:(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教学反

作业布置
思维拓展:家庭用的冰箱不是食品的“保险箱”。因为食品在冰箱内放久了,仍可能腐败变质,只是放在冰箱内的食品比放在冰箱外的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慢了许多而已。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使用冰箱保存食品应注意:将食品分类存放、及时食用;按时整理、清理冰箱,及时丢弃放置时间过久或过了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定期做好冰箱的保洁消毒工作。
反馈检测:11.C 12.B 13.B 14.C 15.D
16.(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变蓝 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3)形成对照 (4)重复以上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