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处:湖南文艺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四年级下册
教学对象:四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摇船调》
摇船调
教学目标:能用圆润的自然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加深对民歌的喜爱,感受编创音乐带来的愉悦。
二、教学设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台湾风情,让学生初步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在反复听的前提下,由歌谱入手,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解决难点,避免重复学习,突出重点,使歌曲学习不枯燥。听中创,创中编,在编创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表演与合作能力,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三、教学重难点:综合性地表现歌曲,编创新词。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导入
(1)猜谜语导入(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船)
(2)模仿划船的动作,随音乐划船
师:同学们,你们划过船没有?可以做一做划船的动作吗?接下来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划着心中的小船,去到一个神秘的地方。放《摇船调》伴奏,切入台湾景色幻灯片
介绍台湾
师:看,我们到哪了?对,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宝岛台湾,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以峡谷景观著称,更有高山,断崖,瀑布之美。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3、初听歌曲《摇船调》,谈感受,分析用什么样的形式演唱歌曲?(对答式、问答式、猜谜语形式)
4、听歌曲《摇船调》第一段,学生回答歌曲中有几个问题,问题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并跟着老师的节奏,边用手打拍子边说唱自编的答案,
比如:师问“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生答“太阳圆圆在呀在半天、月亮圆圆在呀在半天等......”
5、跟琴学唱旋律(师唱谱,生唱词),重点强调“圆圆”要演唱的圆润、八分休止符、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师:同学们在唱“圆圆”的时候,嘴型应该是圆形的,要把“圆圆”唱得再圆润一点;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最后都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要把这个地方停干净点;遇到反复记号时,马上找它的另一半,如果没有另一半,就应该从头开始反复。反复跳跃记号:唱第二段时,遇到1号房子和2号房子时,应跳跃1号房子,直接唱2号房子。
6、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分析“圆圆”在歌曲中的含义
师:在这首歌曲中,有两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字吗?
生:圆圆。
师:是的,说到“圆圆”啊,老师想到了,曾经咱们向台湾赠送了一对可爱的大熊猫,它们的名字就叫做:“团团”、“圆圆”,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叫“团团”“圆圆”?
生:因为我们希望台湾同胞能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嗯,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这首歌里面出现的“圆圆”同样也寓意着台湾同胞也渴望早日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8、全班起立,分成两大组,面对面,以对唱的形式,边唱边做动作。
师:接下来,请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最优美的歌声来表达出我们希望和台湾人民早日团圆的愿望。请1、2组向左转,3、4组向右转,1、2组负责唱第一段问的部分,3、4组负责唱第二段答的部分。要边唱边做动作,另一组不唱的为唱的一组打拍子,在唱到衬词部分时,全班一起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
9、创编属于自己的《摇船调》
师:真不错,请坐,我们学唱了台湾的《摇船调》,你们想不想创编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摇船调》?
生:想
师:我们这首歌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圆圆”,那我们能不能把它改一改呢?
生:改成:弯弯、宽宽、长长......
师:可以,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模版,请1、2、3、4组开动脑筋改编,并各负责一个填空,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讨论一下,请各组派一个代表上来填写你们各组想好的答案。(放《摇船调》伴奏)
10、唱一唱自己改编的《摇船调》
师:(音乐停)好,同学们,创编完成了,你们想不想唱一唱自己改编的《摇船调》?由每组分别唱各组改编的歌词部分,边唱边用手拍节奏,唱的时候全组站起来唱,唱完迅速坐下,然后下一组找起来演唱,衬词部分全班一起边演唱边做划船的动作。(放《摇船调》伴奏)
11、各小组抽一名学生上台演唱改编后的《摇船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谁愿意上台来唱唱我们自己的《摇船调》?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每组一名学生,最好是两男两女,同样是负责唱自己改编的那句歌词)(放《摇船调》伴奏)
师:接下来,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别人改编的《摇船调》?(第四组的同学唱第一组改编的歌词,以此类推)
12、总结
(放歌曲《摇船调》),你们唱得真好听!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台湾民谣《摇船调》,还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摇船调》,相信台湾的小朋友在听到我们创编的《摇船调》一定会向我们竖起大拇指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能创编出更多好听的歌曲,一起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好,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