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资料合集【教案+课件+同步测试】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智取生辰纲》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备课资料合集【教案+课件+同步测试】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智取生辰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6 14:35:47

文档简介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以“说读”形式开展活动。说读——以多形式、多角度的说来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写作技巧的探究。让学生在说的活动中,多读课文,分析交流,锻炼口才,有兴趣有目的地理解文本。
以“主问题探究”解读文章。整堂课提出一个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三个层次的探究,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教学过程】
一、“说读”形式
1.导入式说。
请学生齐唱《好汉歌》,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水浒传》中的好汉。或播放刘欢的《好汉歌》,让学生跟着唱。
然后问学生:知道是哪部名著的主题歌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章节。
2.概括式说。
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对作者及作品也都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老师就不多说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文章的故事内容。
教师提示:可以从杨志的角度概括,也可以从晁盖等人的角度概括。方法: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
3.复述式说。
学生先听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朗读录音,然后复述。可以采取先同排相互复述评价,然后通过举手方式抽取一人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复述,并让其他同学补充、点评。
4.链接式说。
让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及简要事迹,从而大致了解杨志的人生经历。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5.探究式说。
整堂课探究一个主问题:杨志押送生辰纲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6.想象式说。
假如杨志等人不喝酒,会丢失生辰纲吗?
只要有理有据,都应肯定。可采取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时间不超过5分钟。
7.体验式说。
(1)对对联。
从某种程度上说,杨志的失败是必然的。有人为杨志写了一幅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可是写出上联后就写不出下联了,请你为他补写出下联。提示:对联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及小说内容去写。
上联:精明老练小心翼翼过黄泥
下联:
例:足智多谋轻而易举劫生辰
(2)讲故事。
课文是以杨志一方的视角叙述故事的,那么请你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二、关于失败原因的主问题探究
1.第一层次探究——杨志其人之我见。
请结合文中杨志的言行及其人生经历,点评一下杨志这个人的优缺点,从他自身来分析他失败的原因。
明确: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做了以下事:伪装成客商,智藏行踪;小心谨慎,智变行程;走崎岖小路,智选行路时间和路径;责打军健,逼赶路程。但是杨志也有不足之处,对军健们轻则辱骂,重则用藤条抽打,而且也不善于处理关系。
优点:精明、谨慎、老练。
缺点:蛮横、粗暴、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
2.第二层探究——晁盖等人“智”何在。
让学生结合七星聚义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第二部分,说说晁盖等人的聪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每三排为一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以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启发学生去分析。可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回答一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
(1)妙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等人几乎无还击之力。而晁盖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杨志等人:酷热难当,疲惫不堪。
晁盖等人:早已等候,以逸待劳。
(2)巧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对手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林内的真切情况。而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避暑歇息。做到了知己知彼,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伏击圈”。
杨志等人:变行程路径,走崎岖小路。
晁盖等人:掩护引诱,巧设伏击。
(3)智用矛盾:晁盖等人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文中存在两种矛盾:①杨志与军健、虞侯、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在押运速度的快与慢、走与停、要喝酒与不准喝酒之间的矛盾;从老都管对待杨志的态度看,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用其“艺”而非其“人”。②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明防与暗夺,不和与团结。种种矛盾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杨志等人:怒忿在胸,强烈不满。
晁盖等人:团结一致,利用矛盾,乘虚而入。
(4)善施良计:前面的智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他们实施的是软取计划:①乔装歇凉黄泥冈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迷惑杨志一行。③在另一桶舀酒,一人抢吃一瓢,另一人再来舀酒,巧下麻药,蒙骗杨志一行。④白胜装生气不卖,贩枣人“好心”调解,提酒与众军汉吃,引诱杨志一行。
杨志:小心谨慎,处处提防。
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智高一筹。
3.第三层次探究——联系时代看失败。
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杨志失败的原因吗?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然后教师小结。
明确:北宋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处处酝酿着反抗意识。
综上所述,杨志的失败有自身的原因,更有晁盖等人之“智”的原因,也有受时代背景束缚的因素。
三、作业
请以“拒绝喝酒以后”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合情合理。
(重庆市开县西街中学;405400)(共27张PPT)
施耐庵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豹子头林冲
智多星
吴用
入云龙
公孙胜
立地太岁
阮小二
短命二郎
阮小五
活阎罗
阮小七
白日鼠
白胜
赤发鬼
刘唐
杨志
青面兽
托塔天王
晁盖
鉴赏中国古典名著有哪些好方法呢?
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2、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智送生辰纲
暗线智取生辰纲
开端
发展
结局高潮
上路
定计
中计
施计
失财
夺纲
小说情节
明线智送生辰纲
暗线智取生辰纲
开端
发展
结局高潮
挥鞭催上路
扮演卖枣人
百密一疏
十拿九稳
头重脚轻
兴高采烈
小说情节
明线
暗线
小说情节
青面兽日日夜夜奔忙
勇护生辰纲落陷阱失算黄泥冈
智多星周周密密思谋
巧扮卖枣人顺天意劫取生辰纲
情节
明线(智送生辰纲)
暗线(智取生辰纲)
开端
发展
结局高潮
杨志率部日夜兼程慎上路
吴用领众紧锣密鼓暗定策
又渴又热众军糊涂喝酒
极巧极妙好汉轻松施计
无可奈何青面兽大意失财
欢天喜地智多星巧计夺纲
小说情节
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杨志的话,说说这些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杨志
老都管
众军汉
虞候
旁白
阅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这一段主要采用了对话描写,杨志有几次问话?问的是什么?他多次发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晁盖、吴用是怎样回答的。
小心谨慎
粗暴蛮横
精明自大
刚愎自用
性格决定命运
技不如人
社会因素
古代小说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开矛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鉴赏中国的古典小说,要抓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小结: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请将这些景物描写的语句,并指出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后作业第十七课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趱 行 怨怅 虞 侯 怄 气 恁 地
罗唣 省 得 逞 辩 气喘 聒 噪
还 言语 吹嘘
(二)重点词语掌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4)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5)松林里影着一个人 (6)你理会得甚么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7)一般还你钱 (8)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9)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10)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2、重、难点实词解释
趱行: 端的: 干系:
尴尬去处: 做大:
吹嘘: 恁地: 兀自:
没分晓: 数内: 逞辩: 喏喏连声: 口浅: 却才: 别了脸: 理会: 怄:
劈手: 还言语:
一发上: 聒噪: 计较:
二、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 ,它是一部以 末年 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作者 , 时人。
三、课文掌握
(一)判断
1.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②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A、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B、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
C、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
D、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
2.对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B、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C、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
(二)思考
1、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一智用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力保生辰纲的杨志,其思想性格如何?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答: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答: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答:
维度B 能力提高
联系你原来学过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试评价《水浒》中各英雄人物的多样化性格特征
答:
维度C 探究应用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是我国久已有之的一句俗话,老百姓们这种说法是根据这两部作品的思想性和内容出发而来的。《水浒》中提享到的农民起义,他们劫富未必济贫、杀人不必都是大奸大恶,然而个个强人,武功高超,不受约束,只是为了私人义气而聚集在一起,反对政府的统治,而不问是非,一己之欲喜悲足以让他们大动肝火。这些内容对于少不知事的孩子来说具有不需要明辨是非就值得盲目学习效仿的作用。而《三国》谋国谋天下之道,人物众多,面目各异,却个个绞尽脑汁,熙熙攘攘而为名为利,为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劳心劳力,奔赴往来。这些内容对于人生已至古稀当了天命而享“知足常乐”的老人们来说显然又是不适合的,是让他们再动一次喷薄的血液,所以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
作为中学生,你喜欢《水浒》这部小说吗?请你谈谈你对《水浒》的认识,并结合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说说理由。
智取生辰纲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重点字识记
zǎn;chàng;yú;òu;nèn;zāo;xǐng;chěng;chuǎn;guō;huán;xū
(二)重点词语掌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赶;动词,拿,拿走(2)有必要;作某事有意义(3)强盗;能独当一面,坚忍不让有所作为的人(4)地方;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5)遮蔽,躲藏;影子,名词(6)懂,知道;理睬(7)付给;借了钱归还别人(8)(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宽恕,饶恕(9)索性,干脆;任意,马虎,随便(10)被;吃东西
2、重、难点实词解释
赶路;真的,确实;责任;容易出麻烦的地方;摆架子;嘴里嘘气;这样地,如此;尚且,还;不明白,糊涂;其中;卖弄口舌;恭敬地连连答应;口快,直说;刚才;扭过脸去;明白,懂得;使人生气;形容手的动作快;用对方的话来回敬对方;一齐拥上来;打扰,对不起;计策
二、文体知识
《水浒》;北宋;宋江;长篇白话;施耐庵;元末明初
三、课文掌握
(一)判断
B、 C
(二)思考
1、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
天时;地利;矛盾;计谋
2、力失生辰纲的杨志,其思想性格如何?
(1)杨志被发配充军,却受梁中书赏识收到门下,只要这次完成了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前途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分外重视这次任务,重视生辰纲的安全。
这其中有他对梁中书知遇之恩的报答之心,即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必然导致他急功近利的以后的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2)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所以对于干活的军健把他们认为是没有什么头脑,必须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以为才能服人。
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
(3)虞侯对他进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常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授予后 的完全配合与口服心服的换帖交心的。
(4)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维度B 能力提高
《水浒》之所以有四大古典小说名著的地位,和它在人物塑造上所下的功夫是有很大关系的,它虽然塑造了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但是个个生动有趣,又个个性格迥异。作者在长篇中没有雷同没有自我仿做,而是展开想像与笔墨,为我们奉献了生动新鲜的文学形象。
鲁智深——嫉恶如仇,胆大包天,心细如发
杨志——刚愎自用,粗暴狠毒
吴用——聪明机智,且善于平衡各种矛盾,有全局观念

维度C 探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