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J)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3.运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试题卡片,学生看卡片口算。
(学生说说8×17、30×20、132×3三个算式的口算过程)
2.教师出示下面三个算式,让学生笔算,并让三名同学板演。
(学生板演完后,订正答案,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什么)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不过不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2页题目和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题目和情境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理解“一天”是24小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来)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中的信息,自己列出算式。
(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列的算式,教师板书)
板书:158×24=K(千克)
2.师:同学们列的算式很对,可我们以前没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那这个算式的算法是不是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一样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师:同学们都算完了,那你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验算一下,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表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 5 8
×
2 4
6 3 2
3 1 6
3 7 9 2
3.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计算得也根准确。我们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记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和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都要相乘。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的积末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的积末位上的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得到的积相加。
4.师: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总结了,它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方法上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5.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试一试”。
(1)学生先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16×69)
(2)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2 1 6
×
6 9
1 9 4 4
1 2 9 6
1 4 9 0 4
(3)小组内交流讨论,确定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先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再尝试笔算,然后同桌讨论,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第二步乘积是怎么来的?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先讲清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来计算:每盒饮料355毫升,每箱有24瓶,要求一箱饮料有多少毫升,就是要求24个355毫升饮料是多少,所以用乘法来计算。然后讲清竖式笔算时每一步乘积表示什么,是谁和谁的乘积,尤其是在讲解第二步乘积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第二步乘积是20乘355得到的,不是2乘355得到的,这是学生最爱出错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千克)
1 5 8
×
2 4
6 3 2
3 1 6
3 7 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