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 路程、速度和时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5 路程、速度和时间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9 21:2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下(J)
第5课时 路程、速度和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能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里,明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构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请大家看2004年奥运会110米栏的精彩实况,同时体验飞人刘翔的风采。在看录像时请关注重要数学信息并记录下来。
看了这场比赛,你想说什么?你收集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0米 12″911 110米指什么?12″91指什么?
板书:路程、时间
2.引入新课。
大家都跑110米,刘翔用的时间最短,他跑得最快。
揭示当路程相同时,比时间。
回忆一下在学校体会运动会中哪些项目也是路程相同,比时间的?
如果要在班级中比谁跑得快,除了用刚才跑相同路程比谁时间短以外,你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比赛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得出:
时间相同,比路程。
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1.设置冲突,引发问题,初步体会速度的含义。
路程相同可以比时间,时间相同可以比路程,那么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还能不能比?
课件出示:谁走得快?
小明说:“我从家出发去上学用了6分钟。”小红说:“我从家出发上学用了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480米,小红家到学校280米。
材料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倍息解决谁走得快这个问题吗?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可以用列式、画线段图等方法解决。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80÷6=80(米) 280÷4=70(米)
因为80米>70米,所以小明走得快。
谁能理解他们这组算式的意思?80米、70米指什么?
80米是小明每分钟走的路程,就是小明的走路速度。70米是小红每分钟走的路程,就是小红的走路速度。为什么说小明走得快?
小结:当路程和时间不相同时,我们可以求出每分钟走的路程进行比较,也就是求出速度进行比较,速度越大就越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的铁路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铁路示意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铁路图,从郑州开始,写出城市与城市之间有多远。
教师归纳学生观察到的信息,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郑州到石家庄,铁路长度412千米;
石家庄到北京,铁路长度283千米;
北京到天津,铁路长度137千米;
天津到济南,铁路长度360千米;
济南到青岛,铁路长度393千米;
青岛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师:根据同学们观察归纳的信息,你能估计一下郑州和青岛哪个到北京的路程短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讨论结果:
412千米≈400千米,283千米≈300千米,郑州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是400+300=700(千米)
137千米≈100千米,360千米≈400千米,393千米≈400千米,青岛到北京的路程大约是100+400+400=900(千米)
所以郑州到北京的路程短。
师: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估算出郑州和青岛哪个到北京的路程短,很好。你能利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一列快速客车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118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
118×5=(千米)
(2)—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平均每小时行98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
98×7=(千米)
学生通过计算得知:快速客车从北京出发,5小时行590千米;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7小时行686千米。
教师讲解:在上面的问题中,火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称为速度,一共行驶的千米数,称为路程。速度、时间和路程有下面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路程问题中有三个量速度、时间和路程,并且知道了这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你能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吗?
(1)已知路程和速度,怎样求行驶的时间?
(2)已知路程和行驶的时间,可以求出什么?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理解并掌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所以很快就说出了答案:
已知路程和速度,行驶的时间=路程÷速度
已知路程和行驶的时间,速度=路程÷行驶的时间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举例,然后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出现问题共同订正。
3.求速度,明确速度单位的写法。
从刚才的问题中你发现速度与什么有关?怎么求速度?你能试着求出下面问题中的速度是多少吗?
(1)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40千米。神舟七号飞船的速度是(  )
(2)小明骑自行车出去玩,2小时骑了16千米。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列式解决。算后学生口答,教师电脑演示,提问:看这两个速度都是8千米,难道他们的速度相同?你有什么想法?为了区分这两个速度,可以怎么写速度单位?
教学速度单位的简单写法: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
板书:飞船速度8千米/秒 自行车速度:8千米/时
课件出示课本第21页情境图。
师:快速客车平均每小时行I18千米,怎么记?怎么读?
生:记作118千米/时,读作118千米每时。
师:小明每分钟走72米,怎样表示呢?
生:每分钟走72米,用72米/分表示。
板书:118千米/时 72米/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第一小题给出了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直接运用公式路程÷时间=速度就可解决;第二小题给出了路程和速度,求时间,运用路程÷速度=时间解答。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此题给出了三段铁路的路程,需要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第一种思路:一段路程来看,可以从时间角度提问,那就需要补充一个速度,还可以从速度角度提问,那就需要补充一个时间,两种问题都可以;第二种思路:从整体来看,就是北京到武昌的路程总长,也可以采取以上的两种角度提问。
3.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4题。
此题需要以下几步才能完成。第一步:调查轮船和飞机的速度,上海到广州的海上航线,也就是上海到广州的海上路程,上海到广州的空中路程;第二步:飞机和轮船的速度,以及海上、空中的路程已知了,就可以提出关于时间的问题。这个习题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路程、速度和时间
1.初步体会速度的含义
480÷6=80(米) 280÷4=70(米)
因为80米>70米,所以小明走得快。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3.求速度、明确速度单位的写法
快速客车平均每小时行118千米,读作118千米/时,读作118千米每时。
每分钟走72米,用72米/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