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1课
认真观察
提出猜想
当纸板改变了运动状态时,鸡蛋保持了原来的静止状态,落入杯子里
最
实
验
探
究
最下面
1、击打棋子时要快、准。
2、击打棋子时要让棋子出去的方向无人,以防伤到同学。
3、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4、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器材。
实验表明: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属性
名称
现象
状态的改变
击打
棋子
最下面的棋子飞出
静止
运动
上层的棋子竖直做回原处
静止
静止
上层的棋子保持了原来的静止状态,落回原处
下面的情景相信同学们看到过: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突然刹车,乘客们会怎样?
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质
疑
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乘客向前倾倒的原因,我们看到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处于什么状态?
乘客呢?
突然刹车时,汽车处于什么状态?
而乘客在急刹车的瞬间又处于什么状态呢?
运
动
状
态
也处于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还是运动状态
急刹车的一瞬间,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
分析到此
而乘客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我们能否这样假设:正是由于乘客保持了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向前倾倒。
科学探索讲究证据
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会怎样?
模
拟
实
验
1、在实验过程中请各位“驾驶员朋友”把握好方向和力度,“车”不可开得太猛哦。
2、仔细观察刹车前后“车”和“乘客”的状态。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注意小车撞上障碍物时木块运动的方向
模
拟
实
验
注意小车撞上障碍物时木块运动的方向
模
拟
实
验
注意小车撞上障碍物时木块运动的方向
模
拟
实
验
木块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倾倒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1、拍打衣服时,衣服会运动出去,但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就与衣服分离,然后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掉下去;
2、被水淋湿的小狗抖动身体,水珠会借助惯性被甩出去.
3
、锤头松了,将其反过来,用锤柄杵地,连续几次,锤头借助惯性就重新套紧.
4、用力甩一下,雨伞上的水少了。
5、运动员扔铅球的时候,突然松手,铅球会借助惯性飞出去.
6、纸飞机离开手以后继续飞行。
7、飞镖脱手后继续运动。
8、车启动时,人会向后靠。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9、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不是马上停下来,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10、脸盆里的水能够泼出去,手上有水甩甩手能够甩掉
跳远时运动员先要助跑,使他的速度比较快,跳起来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比较大的速度,这样就跳的比较远.
惯性在生活中的利用
怎样预防惯性在生活中的危害
汽车不能急速拐弯、汽车启动时最好扶紧扶手、驾车要系好安全带、走路不要太急,否则会被石头绊倒、骑车要戴好头盔等。
课堂练习
1、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车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的向
(
)倾斜,这是因为人们在汽车刹车的一霎那间身体还保持着(
)。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或
(
)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所有的物体都有(
)
3、下面现象中哪个是利用了惯性(
)
A
开车系安全带
B
锤头松了在地上砸几下
C
骑电动车下坡时捏车闸
4、判断题
(1)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
)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
(3)物体的惯性只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
)
前
原来的静止状态
运动do
静止
惯性
惯性
B
√
×
×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拓展
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产生的惯性一样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设计并进行一些有关物体具有惯性的探究试验;
2、能够验证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探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法;
2、树立应用科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
2、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
难点:应用所学的物体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水杯,硬纸片等相关的资料;
学生:象棋子、尺子、小车,木块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语:同学们喜欢科学实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杂技“打鸡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实验:(玻璃烧杯上放一个硬纸板,板上放着一个正对着杯口的鸡蛋,猛抽硬纸板,鸡蛋落入杯中。)
在表演前,请大家猜测一下,如果我把纸板抽出,鸡蛋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演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快速弹出纸板,鸡蛋会落入杯中……
师:那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鸡蛋会掉入杯中?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
教师板书课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二、小组自行探究,静止的物体特性
教师引导:下面请你用尺子迅速击打摞着5枚棋子最下面的一枚,观察:其它棋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它仍然保持什么状态?
学生试做。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其它棋子保持静止不动.
谈话:这一次,同学们都做得很成功,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些情况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静止的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特性。
三、运动物体的特性
谈话:那么运动着的物体有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作出假设:运动的物体可能也有保持原来运动的特性。
谈话:你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把你的想法证明给我看呢?
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
谈话:你是怎麽做的?你发现了什么?小木块为什么会向前倒?你能否解释蕴含在这些现象里的科学道理?
学生交流: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
3、师生小结:
谈话: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前面活动中我们的所得?
交流:物体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这就叫做惯性。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
四、
归纳总结
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
五、巩固拓展
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产生的惯性一样吗?
板书设计: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2、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3、惯性的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二)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惯性服务生活生产
2、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