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VB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2.1VB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用高级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并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就是人们把现实世界的问题转换成计算机程序,并由计算机来实现,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剖析及了解其执行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但同时又对这部分知识抱有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通过模仿、比较、分析计算机程序,由浅入深地尝试读懂程序的作用,并借此认识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常用的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基本元素。
(2)能读懂简单的程序。
过程与方法
(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运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元素,熟悉VB编程开发环境。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室。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观察阅读练习操作总结”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交流]
你认为VB(Visual Basic)与其他使用过的应用程序(如Word 、Excel、Powerpoint等)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有相似的地方吗?
生答:使用VB输入程序代码的时候,我们感到与文章的输入方法差不多,不同的地方是,一般的文章我们能看懂,程序代码却不是一下子能看明白。
师:因为程序代码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就像不同国家的语言有各自的字、词、句和语法规则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有它的基本组成元素和书写规定。要读懂和编写计算机程序就首先要懂得计算机语言中的这些元素和规则。
讲授新课
[探究]以下是一个“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的程序,请你注意观察程序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并思考如下的问题:
(1)程序有多少行,每一行的作用是什么?
(2)如果按语句的作用区分,这个程序包含几个部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PI As single=3.14
Dim r As Single,s As Single
r=InputBox("r=","输入半径")
s=PI*r*r
Print "圆的面积s=";s
End Sub
第1行 '定义名为Command1_Click()的事件过程
第2行 '说明程序中PI是常量π
第3行 '说明程序中变量r和s是单精度实型数
第4行 '输入r的值
第5行 '计算表达式PI*r*r的值并把它赋给s
第6行 '把s的值输出到当前的窗体上
第7行 '过程结束
归纳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VB程序一般包含如下部分
(1)数据类型说明部分;
如:Const PI As single=3.14
Dim r As Single, s As Single
(2)数据的输入部分;
如 r=InputBox("r=","输入半径")
(3)数据的处理部分;
如 s=PI*r*r
(4)数据的输出部分。
如 Print "圆的面积s=";s
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元素:
(一)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
1、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加工处理的符号的集合称为数据。数据既是计算机程序处理的对象,也是运算产生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数据,VB定义了多种数据的类型。基本数据类型是系统预先定义的数据类型,下表列出了VB定义的常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 据 类 型
类 型 说 明 符
取 值 范 围
示 例
整 型 数
Integer
从-32768到32767
如:245、-99都是整型数
长 整 型 数
Long
从-2147483648到2147483648
如:58723就是一个长整数
单 精 度
实 型 数
Single
负数-3.402823E+38 到-1.401298E-45
正数1.401298E-45 到 3.402823E38,但是它只有7位有效数字
如:123.875、0.0076、1.75643E+9是单精度实型数,表示1.75643×109
双 精 度
实 型 数
Double
双精度实型数能够表达的数范围是绝对值小于10308的数,它有15位有效数字。
如1.23456789D+12是双精度实型数,表示1.23456789×1012
日 期 型
Date(Time)
日期:公元100年1月1日~9999年12 月31日
时间:0:00:00~23:59:59
如:#2004-02-01#
#07/30/2003 07:25:18 AM#
字 符 型
String
如:“guangdong”、”中国”
逻 辑 型
Boolean
True或False
2.常量
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常数、字符串等。
字符串:在VB中用英文双引号引起来的字符,叫字符串。
例如:3.14、 “r=”、“输入半径”、“圆的面积S=”等都是常量。
练习:
下列数据属于字符串常量的是( B )
A、bcd B、“zanfg” C、’hjdnc’ D、’j-098’
在程序设计中,对于一些经常使用的常量,可以用常量说明语句来定义。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常量说明语句的格式是:
Const 常量名 As 类型=表达式
如:Const PI As single=3.14
3.变量:常量、变量与数学中的概念相似,但数学中的常量和变量只表示数值,计算机中则有多种数据类型,如字符型、日期型等。字符型常量要用英文双引号括起来,字符型变量要跟“$“符号。应用变量时需要分清变量名和变量值
在VB中变量命名规则:
(1)变量名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2)变量名必须由英文字母开头,后面可以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练习:
在VB语言中,下列变量中合法的变量是( C )
A、b90@ B、abc=9 C、hello D、888fl
变量说明:使用变量前,一般应先说明说明变量名及其类型,以便系统为其分配存储单元。
变量说明语句格式如下:
Dim 变量 As 类型
如:Dim r As Single, s As Single ,说明变量r,s为单精度实型变量,分别表示圆的半径和面积。
(二)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
1.运算符:运算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描述各种不同运算的符号称为运算符,而参与运算的数据称为操作数。在VB中,常用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等。
运算符号
+
-
*
/
^
\
MOD
含 义
加 号
减 号
乘 号
除 号
乘方
整 除
取余数
算术运算符有:
算术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数学中相同,如果意义不明确时,可以加上括号,使其看起来更明白。VB中只使用一种括号“()”,它可以多次嵌套。
例1:下列运算结果中,值最大的是( D )
A、3\4 B、3/4 C、4 MOD 3 D、3 MOD 4
例2、表达式2^4\3的值( A )
A、5 B、6 C、7 D、8
提示:运算符:^:乘方 \:整除 MOD:取余数
字符串运算符有 &
VB中的字符串运算符是“&”,该运算符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或更多的字符串。
如:“abcd”&“efg” 连接后结果为:”abcdefg”;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连接后结果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2.函数:标准函数能完成特定运算处理。在VB中有两类函数,分别是内部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常见的内部函数有数值函数、字符函数、转换函数、时间/日期函数和其他函数等。
自定义函数是由程序员根据需要定义的函数。
在程序中要使用一个函数时,只需要给出函数名和一个或多个参数,就能得到函数值。
调用函数的格式如下:
函数名(参数表)
如:Asc(“刘”) 获取指定字符“刘”的机内码值。
练习:
在VB中,语句x=INT(12.99)运行后,x的值为(注释:INT()为取整函数)( A )
A、12 B、13 C、12.99 D、12.9
提示:函数 INT(x) 不大于给定数x的最大整数。如 INT(-1.6) = -2
3.表达式:表达式是指某个求值规则,它由运算符和配对的圆括号将变量、常量、函数等操作数以合理的形式连接起来的式子。
例如:式子PI*r*r是合法的表达式。
(三)语句。程序由一行行的语句组成,语句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指令,每个语句都有其格式规定,包括关键词、搭配的参数、符号等。
1、赋值语句:是任何程序设计中最基本的语句。
赋值语句的基本格式是;
变量=表达式
这里“=”是赋值号,它的含义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如:r=InputBox("r=","输入半径")
s=PI*r*r
2、打印语句Print,作用是向屏幕、打印机甚至存储器等设备输出数据,使用逗号和分号能产生不同的输出格式,加密程序中的“Print #1,mm$”,作用是把mm$的值输出到内存中的1号文件区。
例如:
Print "圆的面积s=";s
print “刘”; 向屏幕输出汉字“刘”,如果用分号,则后面一个输出紧跟前一个输出。
3、Print语句输出数据的基本格式是:
Print 输出内容
在这里,输出内容可以是数、变量、表达式,也可以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
说明:
(1)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数、变量、表达式的值。如果是用双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
(2)输出内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输出内容,则各输出内容之间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
如果用分号,则后面一个输出紧跟前一个输出;
如果是逗号,则按照分区格式输出。注:分区格式是以14个字符位置为单位把一个输出行分为若干个分区段,逗号后面的表达式在下一个分区段输出。
如果输出内容后面没有符号,则表示下一个Print换行输出;
如果Print中没有输出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任务驱动] 体验程序的作用及其编制环境。
任务一:下面让我们通过在VB中输入“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应用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在体验程序作用的同时体验一下程序的编制环境。方法如下:
新建文件。
-552450310515启动VB程序:参考教材P76-77页
开始
所有程序
Microsoft Visual Basic中文版
启动VB程序:参考教材P76-77页
开始
所有程序
Microsoft Visual Basic中文版
启动VB程序,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双击“标准EXE”,打开VB应用程序窗口,如下图。
-9620252554605
菜单栏
工具栏
工具箱
工程管理器
窗体文件
属性窗口
菜单栏
工具栏
工具箱
工程管理器
窗体文件
属性窗口
14382751886585
窗体设计器
窗体设计器
输入程序。单击工程管理器中的窗体文件以及查看代码按钮,打开窗体代码窗口,单击“对象”下拉列表向下三角形,选择Command1,单击“过程”下拉列表向下三角形,选择Click,把“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txt“文件中的程序文件复制粘贴到其中。
“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源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PI As single=3.14
Dim r As Single,s As Single
r=InputBox("r=","输入半径")
s=PI*r*r
Print "圆的面积s=";s
End Sub
运行程序。
单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运行程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圆的半径r为10”,然后单击“确定”,在当前窗体上显示“圆的面积 S=314“。可尝试输入圆的不同半径,体验程序的功能。不难发现,程序一旦编制完成,就可以无限次使用,计算机都会忠实地按程序中的指令执行操作,精确地解决同类问题。
4、保存程序。从“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Form1“,输入文件名为“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单击“保存”。
5、生成可执行的EXE文件。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生成工程1.exe”,输入文件名“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单击“确定”。
VB操作题:
某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规定购买5千克以上(含5千克)打5折,已知苹果的原价为10元/千克,为了方便计算苹果价钱,编了如下程序,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修改过来并保存。
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g, p As single
g=Val(InputBox(“g=“,”输入苹果重量”))
If g>5 Then p=g*10*0.5
If g<5 Then p=g*10
Print “应付金额”;g;”元”
End Sub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通过在VB中输入“求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应用程序并执行该程序,在体验程序作用的同时体验一下程序的编制环境。
八、教学反思
高一级学生大部分对“程序”具有好奇心,《数学》必修3中“算法”部分的学习更驱使学生有尝试欲望。但学生急于看到自己的编程成果,这与严格规范的程序设计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程序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应得到有效的引导与满足。协调好这两方面的矛盾需要有所取舍。
学生在对计算机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之后,可能对具体的程序代码语句产生疑问,这就可以利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程序设计的有关知识,以提高其学习兴趣。本节内容涉及的是面向对象设计的高级编程语言,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严密细致和合理的安排。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