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顺序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赋值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从“棋盘与麦粒”问题出发,一起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使用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VB语言的赋值语句和输入函数和输出语句,学生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大多是实际计算功能,所以我选取了棋盘与麦粒这个经典的数学问题来引入本节课。因为这个问题的计算量大,所以学生能更深刻感受到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快捷、准确。
三、学生分析
这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学生对界面设计已经熟悉,也尝试运行过程序,但是真正去认识代码,自己编写代码这是第一节课。所以我们需要放慢节奏,反复对让学生对代码进行修改,以达到学会使用的目的。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在合作交流中能够快速找“棋盘与麦粒”问题的规律,并能很好的理解语句的含义。
四、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因为语句格式是固定的,将易错点以改错的形式出现,会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在不断调试中掌握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五、教学重点
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六、教学难点
用赋值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分享“棋盘与麦粒”的故事
让学生思考棋盘上的麦粒数
学生观看故事,并思考问题
利用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
同学计算讨论并规定计算。
教师演示用程序计算。
对比笔算和程序计算让学生感受程序计算的优点。
刚才这个小程序,就是用VB程序语言编写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程序的顺序结构来实现“棋盘与麦粒”程序中的计算功能。其他功能我们又会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实现。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同学分小组讨论一下,分析问题,说出棋盘上的麦粒数。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
VB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激发学习
VB的积极性。
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程序
要完成程序的计算功能必须知道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写出公式
公式为
m=2^(i-1) s=2^i-1或s=2*m-1
学生观看格表,找出规律,写出公式。
通过分析问题让学生理解程序的工作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二、设计算法
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程序算法,根据自然语言描述,给出学生流程图框架让学生依据自然语言描述对应填写
引出顺序结构的特点:
1.由上而下依次执行;
2.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学生根据上环节分析问题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出程序的算法
通过设计算法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
编写程序
教师演示打开工程的操作步骤
查看代码
学生按照教师演示打开指定工程
给出有错代码,为引出下面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一
InputBox()函数
红色部分代码代码编写有错
针对第三行代码
i = Val(InputBox(格数i=, "输入格数"))
学生利用学习助手,打开自主探究一
自主学习InputBox()函数,找出错误原因,并修改它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InputBox()函数
使学生理解InputBox()函数的功能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探究二
赋值语句
第五行代码不完整,需要同学补充
通过学习助手中自主探究二赋值语句的学习来完成修改
通过这段程序让学生初步理解赋值语句的功能。
给出程序代码,变量处有一定留白
教师动态演示第二条赋值语句执行过程
补充第五条语句
学生自主学习赋值语句
学生观察程序执行过程中变量a的变量
学生观看教师动态演示,并将最后一条语句执行结果算出
初步理解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和功能
进一步理解赋值语句的执行过程和功能
自主探究三
所有语法错误都被修改完毕,运行程序当输入3时输出结果如下图
带着问题打开学习助手中的自主探究三
对照代码和输出结果查找原因,并修改
再运行调试
学生运行调试
发现问题
根据自主探究三学习
通过调试发现除了语法错误外,还有其他错误形式,通过解决掌握Print输出语句
回顾总结
针对程序分析每条语句的功能
学生观看演示
使学生理解怎样运用输入函数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解决问题
课堂小测
通过看学习小测情况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做小测
通过小测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能力提升
通过检测(60分以上)的同学,可以挑战
闯关挑战一
修改程序代码使输入对话框变成下图样式:
学生修改代码
加深对输入函数的理解
闯关挑战二
修改程序代码,将麦粒总数s的计算公式换成与当前麦粒数m有关
学生修改代码
发现错误继续修改
加深对顺序结构和赋值语句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评测练习
1.输出结果为:( )
a=2
a=4
a=6
print a
A. 2 B.4 C.6 D.a
2.输出结果为:( )
a=4
a=a+2
a=a+3
print a
A. a+3 B.4 C.9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