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算法与程序实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回顾算法的基本概念 
2.学会算法设计的第一步,分析程序要求 
3.根据分析内容进行算法设计,并能用程序进行实现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个例题的详细分析,让学生学会自顶而下的思维对算法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打印沙漏”的程序设计 
2.通过提升题目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独立设计算法,提升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教学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课学习了C++的相关知识,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小程序编写。但是学生在编写程序时最大的障碍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这部分学生是高一新生,从初中全指导的学习方式到高中创新性学习的方式,有所不适应,我将在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维的提升,从而改变学生的固有学习惯性,更能适应高中学习。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程序要求的阅读分析 
根据要求进行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教学方法 
三维七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 
引入 
各小组对近段时间学习的程序知识进行回顾,要求同学们反思做设计时的思维方式和优缺点 
提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整理,选出小组发言人进行展示。 
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分析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点拔 
讲解 
任务一:寻找突破点 
计算机算法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来详细描述计算机如何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 
根据教师的指导,程序要求进行阅读,找到所有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找到程序说明中的逻辑关系。 
引导学生而对长而繁杂的程序说明进行有条理地分析,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 
归纳 
小结 
引导学生从阅读找出条件、要求,根据阅读内容分析,确定变量,厘清逻辑关系,确定关键点,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程序框架的设计,最后完成代码,实现程序要求。 
反思、总结对程序题的完成过程,形成初步的解题模式。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对过程的分析和分解。 
训练 
内化 
任务二:完成程序 
按要求读懂题目,读懂题目中所有的要求,并进行任务分解。对每个小任务进行代码的编写。 
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操作,尽可能地独立完成流程图设计和程序代码书写,从最简单的代码开始进行,最后对多个代码段进行组合。 
对多个小目标进行拼接,是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归纳 
小结 
协助学生结本例题完成的过程进行总结,包括阅读、分析、破题、设计、实现五个方面 
认真讨论、总结本例题的经验 和教训 
归纳和小结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 
拓展 
提升 
任务四:拓展提升 
有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阅读、分析,对题目进行设计、完成程序。要求,若不能完成整个程序,至少要进行阅读表格的整理,流程图的设计 
尽可能地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时严格按本节课要求,阅读、分析、破题、设计、实现 
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拓展 
课后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体感觉学生还是缺乏思考的大胆性,从而缺乏创新性。他们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创新。这是以后课程中需要注意的。 
这节课本是参加成都市优质课大赛的一节课,改了后进行的。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改进后,更加积极,对于最后成果的完成,效果比预期更佳。 
教学流程: 
 学生展示小结--> 教师点拔讲解 -->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一 -->反思小结任务完成情况 -->进行训练内化 -->再次归纳小结-->拓展提升,学生完成独立任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