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5.2.1 对象-粤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5.2.1 对象-粤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09 18: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算法与程序设计》
5.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二节,本节以理论为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概念,认识和理解类、对象的基本概念,以及类、对象和实例之间的关系是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功能实现的的前提。内容编排尽量贯彻原教材的意图展开。
二、? 学生分析
学生已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了类、对象等概念,通过比较得知两种程序设计方法的优劣所在。有了这些基础,学习者明显产生了想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设计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对象、类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对象和实例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举例说明现实世界与程序世界的对象及其特征。
(2)能够举例说明现实世界与程序世界的类及其特征。。
(3)能够画图表示类、对象和实例三者的关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关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能产生对对象、类等的认识的愿望。
(3)能认识到掌握对象、类的概念是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前提。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象及其特征。
(2)类及其特征。。
2、教学难点:
(1)类及其特征。
(2)类的继承。
(3)类、对象和实例的关系。
五、教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环境
本节内容是纯理论,可选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七、课时
所需课时: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导入:1、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主要概念如对象、类及其关系,知道这些概念在面向对象思想中的重要性。
????? 2、联系实际生活提问导入: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类”这个概念,如人类、花类、鸟类等等。 “人类”又可分为黑人、黄种人、白人等小类,这些小类可以具体到某个人如张三、李四、王五等。前面我们提到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就是人们使用计算机语言将现实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世界的过程。那么这些概念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是采用怎样的机制来实现映射的呢?这节课我们来作充分的探讨。
(一)对象
1、 什么是对象
在客观世界中,“对象”原意是指“物体”的意思,它是现实世界事物的抽象表示。如一个人、一只动物、一台计算机、一部手机、甚至是一场比赛、一次演唱会等等都是对象。对象之中,还可以包含其它对象。如一辆汽车包含了发动机、车轮、方向盘、离合器和刹车装置等多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也都是对象。
2、 对象的特征
对象尽管如此复杂,但它们一般都有某些相似性,称为对象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都具有一个标识自己以区别其他对象的名字。
(2)????? 都具有自身的属性及其属性值。如计算机的CPU主频、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显示计算机的数据特征。
(3)????? 都具有身的行为(操作)。行为用来描述该对象的功能、操作和可完成的任务。对象执行的操作是行为的表现形式。例如,计算机具有运行程序、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控制打印等行为。
又比如,一个人是一个对象,他(她)有自己的名字、身高、体重、学历等特征;他(她)有一系列技能,如懂维修电器、会程序设计,他(她)通过这些技能与社会其他人进行交往。
3、 对象的描述
例:<西游记>中唐僧的自我简介:”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奉唐王这命,往西天拜佛求经” 8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这个对象的特征:
??????????? ?对? 象? 名:贫僧
???????????? 对象的属性:
???????????????????????? 职业:和尚,佛教弟子
????????????????? ???????籍贯:东胜神州 大唐帝国
????????????? 对象的行为:
???????????????????????? 回答身份
???????????????????????? 回答来历
???????????????????????? 前往西天(西牛贺州大雷音寺)
???????????????????????? 拜佛求经
1、请学生们填写<西游记>孙悟空的自我简介
对象名:
对象的属性:
对象的行为:
2、?请学生们填写<七龙珠>孙悟空的自我简介
对象名:
对象的属性:
对象的行为:
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对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中对象的模型化。根据以上对对象特征的描述可知,对象是有着特殊数据(属性)与操作(行为)的实体,对象的操作(行为)称为方法。程序中的对象是模型化了的客观世界的对象,它是代码和数据的封装体,用数据表示属性,用代码(过程或函数)表示方法。一个程序对象的属性用变量来表示;而对象的方法用对象中的代码来实现。
例如:我们使用的QQ,其中每对好友都是一个对象,每个按钮,图标也是一个对象。
因此,程序中的对象是数据和操作(方法)的一个封装体,是程序运行时的基本实体。可用公式表示成:对象=数据+方法(作用于这些数据上的操作)。
举例:QQ登陆界面来说明。 
? 九、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才能够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只有营造出好的课堂气氛,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许多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中公资深讲师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 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