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质点 参考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质点 参考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9 18: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点 参考系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质点模型。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描述质点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参考系。为了准确的、定量的描述质点的运动。质点、参考系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中逐步展开这些内容。本节介绍质点、参考系,不仅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知识,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机械运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质点是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物理模型,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增加感性认识,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比较清楚,容易理解参考系的概念。
三、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对象换成质点模型,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科学思维与探究: 能建立质点和参考系的物理观念,并用质点和参考系解决实际问题。
知道质点模型的抽象条件和意义,提出物理问题;知道参考系的相对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建立、质点模型的条件判断;
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把物体看成质点;
研究实际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情境与问题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发展
问题引入
观察视频和图片中的场景,分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找出场景的共同点,所有物体都在运动。
让学生总结情境的共同点,启发学生思考。
提升学生观察和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
机械运动
教师总结: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它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分支叫力学。
明确机械运动的概念。
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思考:1、科学家在研究载人舱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是否还需要考虑载人舱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呢?
2、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了解质点的定义。
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掌握质点的定义。
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从物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一、物体和质点
教师总结: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
学生活动:通过一本书在桌子上的运动,来分析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什么情况下物体不可以看成质点。
教师总结:
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1)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学生思考:
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
相同点: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不同点: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还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
从问题探究入手分析,让学生明确质点的概念、明确质点是理想模型。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学生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了解相关的概念。
并通过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更加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设想一下,你和杨利伟一起正坐在“神舟”5号里面,在地球上的人看来,你们随飞船以很大的速度绕地球运动。你和杨利伟能感觉到自己在高速运动吗?为什么?
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描述物体运动需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否则无法判断。
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掌握参考系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解决物理问题,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了解相关的概念。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二、参考系
教师总结: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为参考,观察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学生活动:通过对一些问题情境的思考,总结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的影响
教师总结:
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应选取同一参考系;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是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从问题探究入手,使学生知道参考系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参考系对运动描述的影响。
研究的过程了解相关的概念。
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加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学习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将知识归纳总结,便于掌握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反馈
学生完成本节课堂反馈。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本课作业并观察身边物体运动。
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