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单元
健康地生活】练习版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2020?苏州)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建议市民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其目的是( C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2020?铁岭)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D )
①中耳炎
②发病期的肝炎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2020?铁岭)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A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020?铁岭)下列各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B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传染病症状,尽快就医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幼儿园停课,防止感染面扩大
(2020?铁岭)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2019年12月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国蔓延。我国采取的“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 A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2020?铁岭)关于新冠病毒型肺炎的预防,下列做法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 D )
A.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B.支援武汉的医生注射胸腺肽﹣保护易感人群
C.外出需要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D.建议群众不聚集,减少外出﹣切断传播途径
(2020?聊城)5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020?泰安)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2020?广安)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D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脚气病
D.艾滋病
(2020?广安)2020年初,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阻止疫情扩散,国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安全。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C )
A.勤洗手及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B.公共场所定期消毒
C.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D.学校停学不停课
(2020?内江)下列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B.预防接种和对环境消毒均是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
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
(2020?巴中)佩戴口罩既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也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 × (判断对错)
(2020?齐齐哈尔)请将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连接起来。
(1)控制传染源
A.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切断传播途径
B.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
C.居室环境通风消毒
(2020?铜仁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其中任一环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钟南山院士呼吁大家戴好口罩,这一措施主要是切断了传染病的 传播途径 ,将确诊病人集中医治,将疑似病人进行隔离,这主要是为了切断 传染源 。
(2020?沈阳)材料分析:2019年12月,武汉发现的冠状病毒是新发现的在人类中传播的病毒株系,被WHO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请分析上面的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寄生在人体中,引起人类患新冠肺炎,那么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新型冠状病毒 ,其基本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由资料分析,新冠肺炎传染病在传染病的类型上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已感染病毒的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这一举措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 控制传染源 。
(4)关于从室外进入家门内,以下行为不正确的是 D
A.将外穿衣物脱下,更换成家居服
B.拆除口罩后,扔进垃圾桶,不随意放置
C.处理完口罩和衣物后,进行洗手消毒
D.关闭窗户,不让外界空气进入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2020?连云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2020?苏州)当异物进入眼睛,泪腺会分泌大量泪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细菌。这一过程属于( C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2020?苏州)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面对肆虐的疫情,人们寄希望于尽早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摆脱病毒带来的威胁。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B.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使人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疫苗可以刺激人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020?铁岭)为预防流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B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2020?德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对人体皮肤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头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B.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
D.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020?聊城)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B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020?广安)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D.皮肤的屏障作用
(2020?南充)请阅读材料,回答11~14四个小题:
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种类上,也体现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例如,COVID﹣19(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已造成一千多万人患病,五十多万人死亡。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
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说法错误的是( C )
A.COVID﹣19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B.新冠肺炎能在全球蔓延是因为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C.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染人群
D.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因为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
(2020?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C )
A.医生查出某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判断他很可能患有贫血
B.人们在家里就能用牛奶自制酸奶,主要是利用了酵母菌的作用
C.某新生儿感染了HIV,可能是他母亲通过分娩、哺乳等途径传播的
D.某些遗传病有家族遗传的特点,主要是家族成员缺乏该病的抵抗力
(2020?自贡)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能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同学们一听到上课铃声,就走进教室,这属于简单反射
C.免疫功能过弱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D.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020?齐齐哈尔)请将免疫的三道防线与其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皮肤和黏膜
(2020?安徽)《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有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发生。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1)上述传染病的病原体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乙型肝炎病毒 。
(2)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和流行性。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3)计划免疫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关键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抗体 ,提高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治疗要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是 处方药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2020?贵阳)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数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症状,重症患者会危及生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其他生物相比,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不具有 细胞 结构。
(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 空气飞沫 和接触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防范上有很多做法可以有效地阻止该传染病的传播,如 戴口罩、勤洗手
(
答出两项即可)。
(3)我国政府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积极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治愈者也踊跃献血,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治愈者的血液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
(2020?南通)新冠肺炎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新冠病毒 。
(2)新冠病毒没有 细胞 结构,由 蛋白质 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遗传物质组成。
(3)目前,我国已能做到应检尽检。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 传染源 。
(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还是可防可控的。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 洗手和戴口罩等 措施进行预防(写出一点即可)。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0?铁岭)如图的三幅漫画的寓意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 1 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溶菌酶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2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二 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作 抗原 ,能刺激人体产生 抗体 ,这属于人体的第 三 道防线。
(2020?滨州)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与病人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后,再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病原体 。与人体细胞相比,2019﹣nCoV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无细胞结构 。
(2)当2019﹣nCoV侵袭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 皮肤和黏膜 。
(3)从材料三可知,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属于 特异性 免疫。
(4)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 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答出两条即可得分)
(2020?德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
材料二:钟南山院士指出,早发现、早诊断,还有治疗和隔离,是最有效的、最原始的防控办法。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接触,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尽量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要注意让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等等。
材料三:“功夫小子”吴京(无偿献血宣传员)说康复者血浆中有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弹药”(见如图)。呼吁康复者捐献血浆,共同拯救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患者。捐献血浆,助力战“疫”!
(1)病毒在人体内以 自我复制 的方式进行大量繁殖,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寄生 。
(2)从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上看,“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属于 控制传染源 ,“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3)吴京所说的有效“弹药”是指抵抗该病毒的 抗体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 性免疫。
(4)经历了这次疫情,在保护自己、预防传染病方面,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出门带口罩、减少接触 (至少一条)。
(2020?泰安)如图示人体血液的主要运输功能。请据图回答:
(1)人体吸入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经过 肺泡 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该结构,然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部分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 小肠绒毛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尿素、尿酸、水和无机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器官,产生特定的效应。如垂体分泌的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在幼年时这种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3)白细胞中的某些淋巴细胞受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刺激后,能够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抗体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这种防御作用属于 非特异性 免疫。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 三 道防线。
(2020?绵阳)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极其微小,科学家需要借助 电子显微镜 (填“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数十万倍,才能观察到它。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其讲话、咳嗽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这样的病人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传染源 ,应当强制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健康的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 抗体 (填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为早日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科学家们正努力研发相应的疫苗,研发思路之一是用 毒性减弱或者已经死亡的
的新冠病毒来制成生物制品。疫苗研发成功后,接种疫苗的人会发生 特异性免疫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
(2020?自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 ,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2)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问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空气 (“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 第一道 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抗体 ,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愈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易感人群 。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2020?铜仁市)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_____措施实施抢救( A )
A.人工呼吸
B.测量血压
C.静脉止血
D.测量脉搏
(2020?南通)游泳要注意安全,谨防溺水。抢救溺水者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C )
A.进行心肺复苏
B.拨打“120”急救电话
C.喂服速效救心丸
D.清除口腔异物,进行人工呼吸
(2020?苏州)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易导致感冒。如图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只要未拆封,此药在2020年7月可正常服用
(2020?铁岭)滥用抗生素会危害健康。以下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越贵越好
B.可随意购买
C.包治百病
D.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020?铁岭)对非处方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
B.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
C.在使用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非处方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
(2020?滨州)“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下列有关药品说明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属于非处方药
B.可治疗风寒感冒
C.首次服用药量可加倍
D.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2020?泰安)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蛋白质是构建细胞重要原料,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越好
(2020?遵义)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的常规临床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腮腺炎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人数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甲
50
相同剂量注射
服用
一周
96.58%
乙
50
相同剂量注射
不服用
一周
74.6%
(1)该实验中,两组实验的人数、A药的用药情况、治疗疗程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 变量的唯一 。
(2)临床实验中,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组服用B药,乙组不服用B药,目的是起 对照 作用。
(3)如果只选2名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是否合理? 否 (是或否),理由是 具有偶然性 。
(4)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说明: B药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 。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0?贵阳)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你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 A )
A.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抗生素服用越多越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疗效更好
B.青少年常接触网络,应养成正确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
C.若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等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
D.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
(2020?连云港)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B )
A.少吃主食以保持苗条身材
B.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C.长期坚持熬夜做练习题
D.遇到心理问题不善于求助他人
(2020?南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A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2020?沈阳)下列选项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D )
A.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B.怕生病,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
C.暴饮暴食,碳酸饮料当水喝
D.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
(2020?铁岭)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爱生命从生活做起。下列生活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 C )
A.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保质期
B.用餐时,尽管喜欢吃牛肉,但也要吃青菜
C.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要废寝忘食去攻关
D.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时,要善意提醒“禁止吸烟”
(2020?铁岭)下列有关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抵制毒品的最好方法是远离吸毒的人和场所
B.某人在吸毒后变得词不达意,说明毒品可能损伤到他的大脑
C.吸毒的人可能会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
D.某人只要看到吸毒用品,就会形成简单反射,毒瘾发作
(2020?滨州)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B )
A.吸毒人群经常聚餐
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C.吸毒人群经常一起游泳
D.吸毒人群经常一起工作
(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A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2020?聊城)“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B.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近心端止血
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再拨打120呼救
D.非处方药简称OTC,用药之前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020?巴中)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2020?巴中)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C )
①远离地沟油,少吃地摊上的食品
②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
④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⑤多吸烟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2020?巴中)“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0?新疆)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痰液中含有多种病菌
B.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诱发多种疾病
C.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D.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2020?遵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AIDS)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英文缩写为“HIV”。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材料二: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以致丧失人性、丧失理智。吸食毒品所需的昂贵费用,往往使吸毒者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
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1)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原体 没有 (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医疗手术器械大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这些器械的严格消毒也是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医疗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一环节: 切断传播途径 。
(3)下列选项中,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哪一项 D 。
A.吸毒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B.吸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要有哪些防范意识?(有理即可)
①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②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单元
健康地生活】答案版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2020?苏州)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建议市民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其目的是( C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2020?铁岭)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D )
①中耳炎
②发病期的肝炎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2020?铁岭)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A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020?铁岭)下列各项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B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传染病症状,尽快就医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幼儿园停课,防止感染面扩大
(2020?铁岭)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病,2019年12月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国蔓延。我国采取的“居家隔离,出门带口罩,喷洒消毒液”,这些预防措施属于( A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2020?铁岭)关于新冠病毒型肺炎的预防,下列做法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不匹配的是( D )
A.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B.支援武汉的医生注射胸腺肽﹣保护易感人群
C.外出需要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
D.建议群众不聚集,减少外出﹣切断传播途径
(2020?聊城)5月下旬,聊城市初中学生全面复学。为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并要求学生勤洗手;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风、消毒、勤洗手属于控制传染源
B.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学生不会患新冠肺炎
C.安排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020?泰安)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人体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病毒
C.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D.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等
(2020?广安)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D )
A.糖尿病
B.大脖子病
C.脚气病
D.艾滋病
(2020?广安)2020年初,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为阻止疫情扩散,国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使疫情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及健康安全。下列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C )
A.勤洗手及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B.公共场所定期消毒
C.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D.学校停学不停课
(2020?内江)下列有关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B.预防接种和对环境消毒均是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蚊虫和不随地吐痰均是切断传播途径
D.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和及时隔离传染病人均是控制传染源
(2020?巴中)佩戴口罩既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也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 × (判断对错)
(2020?齐齐哈尔)请将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连接起来。
(1)控制传染源
A.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切断传播途径
B.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
C.居室环境通风消毒
(2020?铜仁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要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其中任一环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钟南山院士呼吁大家戴好口罩,这一措施主要是切断了传染病的 传播途径 ,将确诊病人集中医治,将疑似病人进行隔离,这主要是为了切断 传染源 。
(2020?沈阳)材料分析:2019年12月,武汉发现的冠状病毒是新发现的在人类中传播的病毒株系,被WHO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请分析上面的资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寄生在人体中,引起人类患新冠肺炎,那么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新型冠状病毒 ,其基本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由资料分析,新冠肺炎传染病在传染病的类型上属于 呼吸道传染病 。
(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已感染病毒的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这一举措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 控制传染源 。
(4)关于从室外进入家门内,以下行为不正确的是 D
A.将外穿衣物脱下,更换成家居服
B.拆除口罩后,扔进垃圾桶,不随意放置
C.处理完口罩和衣物后,进行洗手消毒
D.关闭窗户,不让外界空气进入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2020?连云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引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新型冠状病毒脱离活细胞能长期生存
B.使用适宜浓度的酒精洗手可消灭传染源
C.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治愈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属特异性免疫
(2020?苏州)当异物进入眼睛,泪腺会分泌大量泪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细菌。这一过程属于( C )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2020?苏州)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面对肆虐的疫情,人们寄希望于尽早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摆脱病毒带来的威胁。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B.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使人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疫苗可以刺激人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020?铁岭)为预防流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B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2020?德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对人体皮肤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头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
B.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
D.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020?聊城)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科学家正在致力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B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020?广安)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D.皮肤的屏障作用
(2020?南充)请阅读材料,回答11~14四个小题:
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种类上,也体现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例如,COVID﹣19(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已造成一千多万人患病,五十多万人死亡。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
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下列关于新冠肺炎及其防治说法错误的是( C )
A.COVID﹣19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B.新冠肺炎能在全球蔓延是因为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C.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染人群
D.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因为血清中有相应的抗体
(2020?自贡)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C )
A.医生查出某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判断他很可能患有贫血
B.人们在家里就能用牛奶自制酸奶,主要是利用了酵母菌的作用
C.某新生儿感染了HIV,可能是他母亲通过分娩、哺乳等途径传播的
D.某些遗传病有家族遗传的特点,主要是家族成员缺乏该病的抵抗力
(2020?自贡)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人体肺泡中的氧气能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同学们一听到上课铃声,就走进教室,这属于简单反射
C.免疫功能过弱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D.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020?齐齐哈尔)请将免疫的三道防线与其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皮肤和黏膜
(2020?安徽)《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有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发生。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1)上述传染病的病原体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乙型肝炎病毒 。
(2)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和流行性。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3)计划免疫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关键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抗体 ,提高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治疗要科学合理,安全用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是 处方药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2020?贵阳)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数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症状,重症患者会危及生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其他生物相比,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不具有 细胞 结构。
(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 空气飞沫 和接触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防范上有很多做法可以有效地阻止该传染病的传播,如 戴口罩、勤洗手
(
答出两项即可)。
(3)我国政府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积极治疗,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许多治愈者也踊跃献血,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治愈者的血液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
(2020?南通)新冠肺炎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新冠病毒 。
(2)新冠病毒没有 细胞 结构,由 蛋白质 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遗传物质组成。
(3)目前,我国已能做到应检尽检。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 传染源 。
(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还是可防可控的。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 洗手和戴口罩等 措施进行预防(写出一点即可)。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0?铁岭)如图的三幅漫画的寓意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 1 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溶菌酶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2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二 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作 抗原 ,能刺激人体产生 抗体 ,这属于人体的第 三 道防线。
(2020?滨州)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材料二: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与病人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手接触后,再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 病原体 。与人体细胞相比,2019﹣nCoV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无细胞结构 。
(2)当2019﹣nCoV侵袭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 皮肤和黏膜 。
(3)从材料三可知,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属于 特异性 免疫。
(4)新冠肺炎爆发后,在全球迅速蔓延,这说明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 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答出两条即可得分)
(2020?德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
材料二:钟南山院士指出,早发现、早诊断,还有治疗和隔离,是最有效的、最原始的防控办法。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接触,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尽量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要注意让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等等。
材料三:“功夫小子”吴京(无偿献血宣传员)说康复者血浆中有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弹药”(见如图)。呼吁康复者捐献血浆,共同拯救还在与病魔作斗争的患者。捐献血浆,助力战“疫”!
(1)病毒在人体内以 自我复制 的方式进行大量繁殖,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寄生 。
(2)从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上看,“对已经确诊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属于 控制传染源 ,“接触他人要佩戴口罩”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3)吴京所说的有效“弹药”是指抵抗该病毒的 抗体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 性免疫。
(4)经历了这次疫情,在保护自己、预防传染病方面,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出门带口罩、减少接触 (至少一条)。
(2020?泰安)如图示人体血液的主要运输功能。请据图回答:
(1)人体吸入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经过 肺泡 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该结构,然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部分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 小肠绒毛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尿素、尿酸、水和无机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器官,产生特定的效应。如垂体分泌的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在幼年时这种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3)白细胞中的某些淋巴细胞受到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刺激后,能够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抗体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这种防御作用属于 非特异性 免疫。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 三 道防线。
(2020?绵阳)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文化生活,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浪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极其微小,科学家需要借助 电子显微镜 (填“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数十万倍,才能观察到它。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
(2)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其讲话、咳嗽时,会喷出大量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这样的病人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 传染源 ,应当强制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健康的人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 。
(3)疫情虽无情,人间有大爱。许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后,积极参加献血,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能抵抗新冠病毒的 抗体 (填物质),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为早日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科学家们正努力研发相应的疫苗,研发思路之一是用 毒性减弱或者已经死亡的
的新冠病毒来制成生物制品。疫苗研发成功后,接种疫苗的人会发生 特异性免疫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
(2020?自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该病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流行期间应注意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日监测体温,常洗手,外出戴口罩等。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是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 ,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控制传染源 。
(2)疫情初期某人未戴口罩,与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同一家药店排队(问隔30厘米)买药时被传染,说明该传染病可以通过 空气 (“空气”或“饮食”或“生物媒介”)传播。
(3)用肥皂水洗手主要是避免将手上的病毒带到口、鼻、眼等处,再进入人体,病毒一般不会从手上进入人体,说明皮肤是保卫人体的 第一道 防线。
(4)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抗体 ,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可广泛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此,除治愈者、自愈者等,其余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易感人群 。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2020?铜仁市)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_____措施实施抢救( A )
A.人工呼吸
B.测量血压
C.静脉止血
D.测量脉搏
(2020?南通)游泳要注意安全,谨防溺水。抢救溺水者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C )
A.进行心肺复苏
B.拨打“120”急救电话
C.喂服速效救心丸
D.清除口腔异物,进行人工呼吸
(2020?苏州)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易导致感冒。如图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只要未拆封,此药在2020年7月可正常服用
(2020?铁岭)滥用抗生素会危害健康。以下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越贵越好
B.可随意购买
C.包治百病
D.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020?铁岭)对非处方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
B.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
C.在使用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非处方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
(2020?滨州)“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下列有关药品说明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属于非处方药
B.可治疗风寒感冒
C.首次服用药量可加倍
D.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2020?泰安)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接种疫苗可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B.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位置是胸骨下段约处,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
D.蛋白质是构建细胞重要原料,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高蛋白食物摄入越多越好
(2020?遵义)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腮腺炎的常规临床治疗以A药为主,为了研究B药的辅助治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进行了腮腺炎的临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人数
A药
B药
治疗疗程
总有效率
甲
50
相同剂量注射
服用
一周
96.58%
乙
50
相同剂量注射
不服用
一周
74.6%
(1)该实验中,两组实验的人数、A药的用药情况、治疗疗程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 变量的唯一 。
(2)临床实验中,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组服用B药,乙组不服用B药,目的是起 对照 作用。
(3)如果只选2名腮腺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是否合理? 否 (是或否),理由是 具有偶然性 。
(4)以上临床实验结果说明: B药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 。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0?贵阳)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你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 A )
A.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抗生素服用越多越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疗效更好
B.青少年常接触网络,应养成正确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了解世界
C.若吸食摇头丸、K粉、冰毒等毒品,会损害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甚至死亡
D.当受到学业或感情方面挫折时,应及时向老师、家长和朋友述说,寻求帮助
(2020?连云港)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B )
A.少吃主食以保持苗条身材
B.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C.长期坚持熬夜做练习题
D.遇到心理问题不善于求助他人
(2020?南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A )
A.沉迷网络游戏
B.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多和家人交流
D.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2020?沈阳)下列选项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D )
A.经常熬夜导致长期睡眠不足
B.怕生病,每天都吃抗生素类药品
C.暴饮暴食,碳酸饮料当水喝
D.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
(2020?铁岭)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爱生命从生活做起。下列生活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 C )
A.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保质期
B.用餐时,尽管喜欢吃牛肉,但也要吃青菜
C.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要废寝忘食去攻关
D.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时,要善意提醒“禁止吸烟”
(2020?铁岭)下列有关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抵制毒品的最好方法是远离吸毒的人和场所
B.某人在吸毒后变得词不达意,说明毒品可能损伤到他的大脑
C.吸毒的人可能会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
D.某人只要看到吸毒用品,就会形成简单反射,毒瘾发作
(2020?滨州)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B )
A.吸毒人群经常聚餐
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器
C.吸毒人群经常一起游泳
D.吸毒人群经常一起工作
(2020?德州)下列选项中,积极的休息方式是( A )
A.学习后,再唱歌
B.下象棋后,再打扑克牌
C.打完篮球后,再踢足球
D.体力劳动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2020?聊城)“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
B.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近心端止血
C.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再拨打120呼救
D.非处方药简称OTC,用药之前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020?巴中)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2020?巴中)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 C )
①远离地沟油,少吃地摊上的食品
②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生活中常与父母、朋友交流沟通
④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⑤多吸烟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2020?巴中)“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
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2020?新疆)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痰液中含有多种病菌
B.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诱发多种疾病
C.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
D.吸毒能排解精神空虚,青少年不妨尝试
(2020?遵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AIDS)的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英文缩写为“HIV”。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因此要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材料二: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大麻、可卡因。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毒品具有成瘾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以致丧失人性、丧失理智。吸食毒品所需的昂贵费用,往往使吸毒者倾家荡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经济
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
(1)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该病原体 没有 (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2)医疗手术器械大多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这些器械的严格消毒也是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医疗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医疗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一环节: 切断传播途径 。
(3)下列选项中,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哪一项 D 。
A.吸毒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B.吸毒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C.吸毒和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青少年要有哪些防范意识?(有理即可)
①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②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