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凉山之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感受到歌曲《凉山之最》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了解凉山彝 族的相关风俗文化与歌曲的关系。
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凉山之最》
能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凉山之最》,能与同伴愉快合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内容:《凉山之最》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用歌声和动作投入地表现《凉山之最》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四川,去大凉山的彝家看一看。
明确目标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和图画,看完后说说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大凉山彝族风光”)
效果预期
比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饰与我们汉族有什么不同。
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
听一听
聆听歌曲《凉山之最》,让学生说说感受,教师及时补充。
歌曲欢快而有热情,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舞蹈风味,一听音乐身体就想跟着律动起来。
动一动
师:大凉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间,凉山州彝族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民都会点着火把,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和“阿诗玛”的舞蹈。你能够模范老师一起来跳一跳吗?
教师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师随音乐展示“达体舞”基本舞步)
彝族“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就是从彝族传统歌舞艺术百花园中提炼、规范、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或广场舞。
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达体舞”基本舞步:双脚分左右走恒拍,双手划圈,在乐句结束处撩脚,多人舞蹈可以手牵手。
师生一起随乐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师生共同随乐舞蹈)
自主学习
说一说
师:凉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热情,还有三个最令他们骄傲的珍宝呢。请听听歌词,到底是哪三“最”呢?
学生说一说。
解说凉山的三个之“最”——最美丽的“加师瓦拉”(披毡)、最好看的“日麻杏儿布”(帽子)、最好听的“土什火合”(口弦),结合实际分别介绍和补充。
画一画
师:跳完大凉山热情洋溢的达体舞,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画一画音乐旋律线,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学生随乐哼唱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和歌曲结构)
唱一唱
师:大凉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民族稀世珍宝,接下来我们就用歌声来赞一赞能歌善舞、热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u”模唱。)
教师领唱,学生合。师:刚才我们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领唱)
男女生各唱一句。师: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对唱)
大家一起唱。师:这种演唱形式是?(齐唱)
边跳边唱。师:这次是?(表演唱)
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唱出强弱和舞蹈的感觉。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设计表演方案
师: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呢,你们能根据歌曲创编一个节目吗?可以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动作设计。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表演设计方案,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进行各段的表演动作的创编。
(2)排一排
学生根据本组讨论的方案,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数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
结果反馈——演一演
分组表演,各组首先介绍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据各组的表演情况从声音、表演人数、舞蹈动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反思交流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凉山彝族,领略了彝族独特的风情,感受了彝族火热的音乐、舞蹈,希望同学们喜欢上彝族,并在课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凉山之最》教学反思
教师:李 嘉
《凉山之最》是一首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歌曲,五声商调式,典型的四个乐句使得该歌曲很规整,非常适合进行歌表演教学。因此,本教学活动的重点是: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音乐素养水平,了解歌曲结构、鼓励创造、学会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表演。
五年级学生在歌曲的演唱形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了解齐唱、对唱、合唱、表演唱等歌唱形式;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与彝族相关的文化知识;这些已具备的音乐素养,对本课的设计表演有了前期的学习准备。
本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从赏图——介绍大凉山彝族的风土人情入手,到听曲——感受大凉山的音乐,秉承“以审美为核心”的重要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律动、画旋律线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唱曲——了解大凉山的三“最”,更深层次的走进大凉山,并通过模唱、听歌词、解析歌词含义,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凉山彝族的音乐文化。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凉山之最》说课稿
一、??说教材
《凉山之最》是一首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歌曲,五声商调式,典型的四个乐句使得该歌曲很规整,非常适合进行歌表演教学。因此,本教学活动的重点是: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音乐素养水平,了解歌曲结构、鼓励创造、学会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表演。
二、教学目标:
1、能感受到歌曲《凉山之最》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了解凉山彝 族的相关风俗文化与歌曲的关系。
2、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凉山之最》
3、能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凉山之最》,能与同伴愉快合作,进行歌表演。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四、教学难点:用歌声和动作投入地表现《凉山之最》的音乐风格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有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的FLASH动画,营造运动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联想的音乐空间,促进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2、听唱教学法:采用听歌曲范唱,反复听琴模唱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音乐模唱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歌曲。
(二)说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小组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
六、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四川,去大凉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确目标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和图画,看完后说说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大凉山彝族风光”)
3、效果预期
比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饰与我们汉族有什么不同。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1)听一听
聆听歌曲《凉山之最》,让学生说说感受,教师及时补充。
歌曲欢快而有热情,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舞蹈风味,一听音乐身体就想跟着律动起来。
(2)动一动
师:大凉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间,凉山州彝族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民都会点着火把,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和“阿诗玛”的舞蹈。你能够模范老师一起来跳一跳吗?
教师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师随音乐展示“达体舞”基本舞步)
彝族“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就是从彝族传统歌舞艺术百花园中提炼、规范、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或广场舞。
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达体舞”基本舞步:双脚分左右走恒拍,双手划圈,在乐句结束处撩脚,多人舞蹈可以手牵手。
师生一起随乐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师生共同随乐舞蹈)
2、自主学习
(1)说一说
师:凉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热情,还有三个最令他们骄傲的珍宝呢。请听听歌词,到底是哪三“最”呢?
学生说一说。
解说凉山的三个之“最”——最美丽的“加师瓦拉”(披毡)、最好看的“日麻杏儿布”(帽子)、最好听的“土什火合”(口弦),结合实际分别介绍和补充。
(2)画一画
师:跳完大凉山热情洋溢的达体舞,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画一画音乐旋律线,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学生随乐哼唱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和歌曲结构)
(3)唱一唱
师:大凉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民族稀世珍宝,接下来我们就用歌声来赞一赞能歌善舞、热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u”模唱。)
A教师领唱,学生合。师:刚才我们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领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师: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对唱)
C大家一起唱。师:这种演唱形式是?(齐唱)
D边跳边唱。师: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唱出强弱和舞蹈的感觉。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设计表演方案
师: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呢,你们能根据歌曲创编一个节目吗?可以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动作设计。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表演设计方案,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进行各段的表演动作的创编。
(2)排一排
学生根据本组讨论的方案,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数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
2、结果反馈——演一演
分组表演,各组首先介绍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据各组的表演情况从声音、表演人数、舞蹈动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3、反思交流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凉山彝族,领略了彝族独特的风情,感受了彝族火热的音乐、舞蹈,希望同学们喜欢上彝族,并在课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