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舞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初步尝试用图谱表现乐曲,形象的感受歌曲的分段。
2.感受《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在速度、力度上的变化特点,并能用身势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
3.认识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了解匈牙利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感受《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在速度、力度上的特点,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
?? 教学难点:
??? 在聆听过程中,用图谱、身势动作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1=C-E 2/4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 啦。
我们开心快来一起 唱 歌,我们开心 快来一起 跳 舞。
二、情境导入:
1.观看匈牙利美丽景色及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匈牙利,认识勃拉姆斯。
??? 师:接下来老师想邀请大家来到一个美丽的西欧国家——匈牙利,虽然它是一个小小的内陆国,面积还没有我们湖南省的一半,但是经济很发达,首都布达佩斯的建筑非常雄伟,著名的多瑙河河畔景色秀丽。匈牙利人民能歌善舞,性格热情奔放,民族音乐非常有特色,在十九世纪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青睐。著名的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就特别喜欢匈牙利吉普赛民族音乐,他创作了21首匈牙利舞曲,其中《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为世人瞩目的乐曲,瞧,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正在演奏,想听吗?可要认真的听,等会要请你回答问题!
听赏乐曲,图谱参与表现:
1.播放乐队演奏视频,完整聆听。
师:乐曲演奏的速度是快还是慢?你受到的乐曲怎样的情绪感染?
2.播放音频,学生观察老师画图谱。
师:同学们能大胆的分享心中对乐曲的感受,老师非常高兴。下面老师也想与大家分享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感受,老师用的是一种很特殊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音乐并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引导学生对图谱的认识,能说出图谱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师:听得很认真!刚刚老师根据音乐画的这些图形叫图谱,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一行一行的观察,第一行图与哪一行图很相似?
第一行图有什么特点?(前面部分有重复,后面部分也有重复,老师标记重复部分)。
第一行图与第三行图有哪些相同那些不相同?(标记A和A′)
第二行图与第一、三行图没有一点相似,完全不同。(标记B)
小结:老师的图谱是根据音乐来画的。图形有重复,说明音乐也在重复中发展的。根据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来给每一部分音乐取名字ABA′,并在图中标记。
4.边听音乐边跟着画A部分图谱。感受第一乐段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听着音乐跟着画A部分图谱,思考这些图形与音乐之间有什么关系?
5.学生自己画B部分图谱。
请学生展示,并说出图形代表的意义。(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四、分段听赏,身势动作、舞蹈、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1. 身势动作参与A部分表现。
(1)师:同学们,除了用图谱表现音乐,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用什么动作表示强和弱?
师:刚刚我们观看了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你喜欢哪种乐器就模仿哪种乐器。
(2)播放音乐学生表现A部分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乐器演奏,用身势动作表现强弱。)
2.舞蹈动作参与B部分表现。
(1)B部分音乐欢快热烈,用什么方式表现?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3.打击乐器参与A′部分表现。
(1)请学生说各部分用什么乐器伴奏。
(2)学生选择乐器练习。
(3)老师指挥,学生配乐演奏。
4.完整表现乐曲。
五、拓展。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出色,作为奖励请大家欣赏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大独裁者》中的经典片段。
六、小结。
非常感谢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创作出这么精彩的乐曲,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感谢同学们这节课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