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它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天津红桥区·期末)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018·上饶市广丰区·期末)“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奷不惜死,来把中国教。”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封建专制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2018·天津·期末)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署了《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
B.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如图示意图反映出五四运动
A.是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爱国运动
B.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020·河南郑州市·期末)“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些口号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9·保定市唐县·期末)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2019·保定市唐县·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020·云南昆明市·学业)发生在
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018·合肥市包河区·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由青年学生最先掀起的爱国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019·天津红桥区·期末)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广东东莞市·真题)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020·北京平谷区·模拟)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2019·北京平谷区·期末)如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剧戏目。据此判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下面宣传画中的游行队伍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2019·北京房山区·期末)北京、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两个城市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下面历史事件中两个城市先后成为事件中心的是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4·天津·学业)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处著名的建筑——红楼,当年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是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与北京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强烈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此事件发生在
A.1917
年
B.1918
年
C.1919
年
D.1920
年
二、复合题
(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9
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
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
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09
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
世纪
60—90
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2)
?“1900
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
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8·山东青岛市)五四广场坐落于青岛市政府对面,中心区域安放了一座高大雄伟的红色火炬形雕塑——五月的风,这里已成为新世界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你所了解的五四运动与青岛的渊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
月
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接着,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材料四
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普通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1)
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来看,这场运动在
6
月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三中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含义又指的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020·黑龙江绥化市·真题)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人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努力,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
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他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二:1919
年
5
月,北京
3000
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6
月
5
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1)
材料一中创办《青年杂志》的是谁?文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
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除《新青年》外,还有哪里?
(3)
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中心由前期的北京转移到后期的哪里?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3.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4.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19
年“一群学生”“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奷不惜死,来把中国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正确答案为
A。BCD
均与题干材料五四运动不符。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5.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19
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3000
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故
C
符合题意。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6.
【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在第一阶段以青年学生为主,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第二阶段五四运动以工人阶级为主,说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阶级。A
项表述错误;B
项是戊戌变法的作用,C
项在示意图中没有体现,所以
ABC
项与题意不符,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7.
【答案】A
【解析】依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些口号,可知反映了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因为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的学生掀起了五四运动。学生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等口号,A
项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北伐战争,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
B
项;抗日战争时期经常喊的口号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致抗日”等,排除
C
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由“打倒美蒋反动派”、“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排除
D
项;故选择
A。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8.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
年
5
月
4
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
B
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故
A
不合题意;“反对华北自治”是“二九运动”的口号,故
C
不合题意;“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与题干无关,故
ACD
不合题意。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故选:D。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0.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1.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
5
月
4
日,由青年学生最先掀起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故
B
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1935
年的一二·九运动是学生掀起的爱国救亡运动,与题干的“最先”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2.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3.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4.
【答案】D
【知识点】百日维新、五四运动的扩大、辛亥革命的意义
15.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6.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
年初,法、英、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学生街头演讲、游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由于工人阶级的支持,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拒签合约。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
17.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怒。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高校的
3000
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即题干材料中的‘痛殴卖国贼’),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即题干中的“火烧赵家楼”),这就是“五四运动”。选项
D
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公车上书请求变法;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选项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18.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8
年戊戌变法主要是在北京;1935
年北平学生掀起了一二九运动,故含有①④的
ACD
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先以上海为中心,后转移到北京;五四运动先以北京为中心,后转移到上海,故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
二、复合题
20.
【答案】
(1)
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运动: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解析:
“109
年沧桑巨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
世纪
60—90
年代,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企图挽救民族危亡。
(2)
1900
年的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
年的历史事件:五四爱国运动。
解析:
1900
年的历史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
年的历史事件是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导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3)
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
解析:
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这样的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
【知识点】《南京条约》、洋务运动作用和局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开国大典
21.
【答案】
(1)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
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由学生为主力转变为工人为主力。
(3)
指的是辛亥革命;指的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
【解析】
(1)
本问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四爱国运动。材料一关键图片信息都是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左图片“曹汝霖”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信息,曹汝霖等人曾在
1915
年签订了卖国的“二十条”。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考查了五四运动相关内容。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的等校学生发起五四运动,这一时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运功主力是青年学生。6
月初,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八百人,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这一时期运动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题干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本问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必要完全按照以上回答,但是要抓住关键点“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崇尚民主、科学,追求进步的精神”来选择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知识点】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意义
22.
【答案】
(1)
陈独秀;民主、科学或民主与科学。
(2)
北京大学。
(3)
五四运动或五四爱国运动;上海。
【知识点】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