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取生辰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7 10:29:05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七百年前的一场抢劫诈骗案!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选自《水浒》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水浒传》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兴盛-----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关于作品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
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关于作品
你了解哪些梁山好汉的故事吗?
林冲
夜闯白虎堂
风雪山神庙
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
大闹野猪林
武松
景阳冈打虎
醉打蒋门神
梁山好汉的绰号知道吗?
智多星
豹子头
及时雨
行者
母夜叉
白日鼠
花和尚
青面兽
宋江
林冲
吴用
武松
杨志
孙二娘
白胜
鲁智深
认识文中相关好汉
托塔天王——晁盖
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不在108将之列。
智多星——吴用
表字学究。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书。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入云龙——公孙胜
罗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公孙胜献计用法术破了能呼风唤雨的樊瑞、项充、李衮,劝他们归顺梁山,建立奇功伟业。在梁山泊排行第四。宋江受招安后出家。
赤发鬼——刘唐
在梁山泊排第二十一。提出要劫生辰纲的人。后白胜被捕,供出了晁盖。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打败追捕的官兵,上了梁山。征讨方腊时阵亡。
立地太岁——阮小二
在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七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常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宋江攻打方腊时,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短命二郎——阮小五
梁山泊排名第二十九位。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高俅大军围断梁山,他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战死。
活阎罗——阮小七
在梁山泊排名第三十一位。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受招安后,因穿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阮小七就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
白日鼠——白胜
住在黄泥冈东,智取生辰纲时,就是在他家住,也是他卖的酒。事发后被捕,苦刑下供出了晁盖,后被救出。在梁山泊排行第一百零六位。征讨方腊时在路途中病死。
青面兽——杨志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杨家将的后代。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又被劫。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智取生辰纲》背景
三代将门之后杨志虽然满怀抱负却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被迫卖刀谋生;又因怒杀泼皮牛二被发配充军;后因祸得福,得到梁中书赏识做了提辖,担当了押运生辰纲的重任。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
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趱行( ) 嗔怪( )
恁( ) 怨怅( )
怄气( ) 朴刀( ) 省得( ) 逞辩( ) 聒噪( ) 罗唣( ) 面面厮觑( ) 还言语(
忒认真( ) 剜口割舌(
芥菜( ) 甚么( )
给下列画横线词的注音。
zǎn
chēn
nèn
chànɡ
òu

xǐnɡ
chěnɡ
ɡuō
zào

huán )
tuī
wān )
jiè
shén
指出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例句 古义 今义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
且耐他一耐
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
都叹气吹嘘
也合依我劝一劝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容易出麻烦 (神态)不自然
赶 拿; 得到
却 必须,须要
忍 受得住
在意 用心
嘴里吹气 夸张地宣扬
应该 闭
事情 见不得人的事[贬义]
道理 力气
反正 表方向; 支配、操纵
计策 计算比较; 争论
第一部分:发生
第二部分:发展
第三部分:发展
第四部分:高潮
第五部分:结局
第六部分:尾声
(1----4节)杨志押送生辰纲。
(5----6节)七雄贩枣蒙杨志。
(7----9节)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10节)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11节)杨志误失生辰纲。
(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基本故事情节
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小 说 线 索
明 线
暗 线
杨志押送生辰纲
好汉智取生辰纲
上 路
中 计
失 纲
定 计
施 计
劫纲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时间:
五月半 、六月初四当午
地点:
在路上、 黄泥冈松树林
人物:
杨志、老都管、两个虞候、十一个厢禁军
晁盖、吴用、白胜、刘唐、三阮;
要素提炼
内容概括
五月半,杨志率老都管、虞候等人押送生辰纲往东京;
六月初四当午,在黄泥冈松树林被晁盖、吴用等智取。
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跳读课文
思考: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天气酷热。
杨志等人才会在松树林休息,白胜才可以卖酒给他们。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晁盖无用等好汉精心挑选的,可说是——
智用天时。
(1)为什么众好汉要选择这样的
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来劫取生辰纲呢?

环境描写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先后使用了哪些计谋来智取生辰纲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
这样又有何用意?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
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买酒、喝酒 、争酒
(消除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麻倒)
假假真真演了一场戏
连环设计
欲擒故纵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买酒、喝酒 、争酒
(消除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麻倒)
智 用 计 谋
双方斗智的高潮是“黄泥冈买酒中计”。小说在情节上极有层次地表现杨志由怀疑、犹豫到最终上当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姑且称之为“破疑三部棋”。请同学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以下情节:
第一步:诱将:
第二步:激将:
第三步:骗将:
七个好汉先喝完一桶。
刘唐揭起剩下的那一桶盖子又抢了半瓢并当众一口喝光。
吴用从深林里走出来再舀一瓢,实则将药倒入桶中。
问 题 研 讨
1.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2.杨志也有“智”,为什么会失败?
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杨志之智与不智
1.起止时辰变更 1.刚愎自用
2.催逼赶路 2.对部下凶横
3.斥虞侯 3.不体谅
4.顶都管 4.缺乏沟通
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
智取生辰纲
1、智用天时
2、智用地利
3、智用人和
4、智用计谋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智问枣客
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
智变行辰
智选路径
精明
谨慎
多智
智问枣客
大量描写杨志的机警谨慎目的是什么?
不管杨志多么机警谨慎,可吴用等人都“计”高一筹,他们全然了解杨志的性格,事事走在了前头,杨志的机警谨慎更烘托了吴用等好汉的用计之妙到了极致。 这是侧面烘托。
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处理好内部矛盾。
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杨 志
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急功近利、
粗暴蛮横
虐待禁军、激化矛盾
得罪老督管
根本原因
杨志为首的押送队
(主人公——杨志)
人物形象
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
智变行辰
智选路径
精明
谨慎
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的描写,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1.精明谨慎练达能干
2.忠于职守
3.蛮横、刚愎自用








杨 志
分析人物形象
精明能干
刚愎自用
小心谨慎
忠于职守



精诚团结
随机应变
足智多谋
分析人物形象
矛 盾 冲 突
次 要 矛 盾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都管的矛盾]
主 要 矛 盾
[杨志与晁盖等好汉的矛盾]
押送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
快与慢
走与停
不许喝酒与要喝酒
明防[杨志]
喝来人
不许买
放心喝
暗夺[晁盖等人]
扮客商
挑酒卖
送枣子
晁盖为首的好汉们
吴用之智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人和
足智多谋
杨志为什么会失陷生辰纲?晁盖等好汉为什么能智取生辰纲?
杨志败因
急功近利
内部不和
(内因)
人外有人
(外因)
好汉胜因
稳住对方(扮客商)引诱对方(佯争酒)麻倒对方(巧下药)
杨志失败的原因。
杨志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 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种种矛盾让他备受煎熬,强烈的官欲与官僚逼压让杨志无奈悲怆,这也是杨志失败的主要原因。
败因
内因
急功近利
欠理智
人不和
外因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怎样塑造人物?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
阮氏三兄弟
主要矛盾:
杨志押送与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
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
的内部矛盾冲突。
再读课文,明确“智取”在何处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黄泥冈
智用计谋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欲擒故纵
下药—— 买酒喝 酒 饶 酒夺酒 巧下蒙汗药)
智用矛盾:杨志与众人的矛盾
知己知彼
杨志之“智” 吴用之“智”
起止时辰变更:出城后“五七日”
安排;“五七日”后安排
催促军健赶路,不敢大意
斥责两虞侯的“慢慢地挨”
坚持赶路,不怕得罪老都管
审察七个“贩枣客商”,以攻为
守,连发三问
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智用人和
智用计谋
一是乔装惑敌
二是酒为诱饵
三是卖酒戏法(卖而不卖——
买酒喝酒——饶酒夺酒——巧
下蒙汗药)欲擒故纵
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
小说的环境描写重在
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

问题研讨
阅读第3、4自然段,思考:
1、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2、间接描写“天热”的语句有:
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
(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3、“奴才与奴才的矛盾”表现为:
A、歇息与不准的矛盾;B、慢走与快走的矛盾;C、杨志与军健、虞侯、都管的矛盾。
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
描写特点: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天气炎热成为小说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
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至课文第11自然段已经结束,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一小节文字?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补充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明了题目。
补叙
讨 论
本文带给你什么启示?
胜战计:
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敌战计:
1、无中生有
2、暗渡陈仓
3、隔岸观火
4、笑里藏刀
5、李代桃僵
6、顺手牵羊
拓展延伸
并战计:
1、偷梁换柱
2、指桑骂槐
3、假痴不癫
4、上屋抽梯
5、树上开花
6、反客为主
败战计:
1、美人计
2、空城计
3、离间计
4、苦肉计
5、连环计
6、走为上
攻占计:
1、打草惊蛇
2、借刀还魂
3、调虎离山
4、欲擒故纵
5、抛砖引玉
6、擒贼擒王
混战计:
1、釜底抽薪
2、混水摸鱼
3、金蝉脱壳
4、关门捉贼
5、远交近攻
6、假道伐虢guó
刘唐偷酒
吴用下药
林中休息
伪装客商
不肯卖酒
送与枣子
瞒天过海
以逸待劳
笑里藏刀
声东击西
混水摸鱼
欲擒故纵
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用直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讨论:
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瞒天过海——伪装客商
暗渡陈仓——走小路
以逸待劳——林中休息
声东击西——吴用下药
混水摸鱼——偷酒
抛砖引玉——送枣
欲擒故纵——不肯卖酒
走为上策——劫走生辰纲
釜底抽薪——杨志断了升官梦
总结全文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