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象的学习方法;
(2)运用点、线、色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
过程方法:
(1)在观察的过程中展开联想;
(2)在欣赏的过程中启发想象和创作思路;
(3)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画出动物的花纹并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
(2)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点、线、色大胆绘画出动物的花纹。
(2)对比色、邻近色的运用。
(3)以动物外形和结构绘画动物身体花纹装饰。
2、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独特的花纹图案。
三、教学准备:
教具:辅助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具:油画棒、画纸、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情景故事引入:动物园里要开舞会,风婆婆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吹跑了,我们一起帮他们找回花衣裳。由此引出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2、局部分析:出示图片:考一考,认一认,分别是谁的花衣裳。让学生找出动物身上的花纹的特点。
3、说一说:学生说出喜欢的动物的特征——通过特点描述,增加课堂气氛,更有助学生联想思维。
二、课堂发展
1、欣赏发现
出示变色龙,引导学生说出变色龙变色的原因(保护自己)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它的身体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叫“保护色”。
除了它,还有小昆虫也有保护色,我们课后可以查资料学习学习。
2、转变思路
1.狮子国王讲话:
2.蝴蝶妹妹的衣裳
3.公鸡弟弟的两件衣裳
邻近色 与 对比色。
巩固学习:小组活动
找出一组邻近色,一组对比色。
4、实践制作
(1、教师示范
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小动物衣裳制作。
(2、学生动手画
如果有哪位设计师把你的小动物服装设计好了,就让你的小动物走向你们小组的森林舞台。
三、审美发展
教师将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从所有同学创作的作品的对比中,感受动物的“花衣裳”的造型创意,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拓展与升华
在小动物舞会结束时,要给大家展示几幅作品(法国画家卢梭的作品《老虎与牛的格斗》、《猩猩和热带森林》等),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美丽的动物斑纹,体会美是如何在对比中产生的。最后,如果你爱你的小动物,就请你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界的各种动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