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猫》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猫》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1 17:5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郑振铎
与大家晤面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笔名郭源新,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与大家晤面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它是郑振铎的早期文学作品。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文章,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
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很活泼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更活泼
会爬树捉老鼠
收养(张妈拾来的流浪猫)
毛色花白
——→
更难看
不活泼,忧郁,懒惰
很受喜爱
很受家人宠爱
不为大家喜欢,若有若无
病死
丢失
含冤死去
任务1-1
p96
任务1-2
对于不同表现不同结局的三只猫,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第一只猫病死
可怜的“小侣”
一缕酸辛
第二只猫亡失
亲爱的同伴,“心爱东西”
怅然
愤然
诅骂
第三只猫冤死
厌恶、毒打
更加难过
深深愧疚
任务2-1
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为什么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前两只猫,或死或亡,“我”没有参与其中。
第三只猫,因“我”主观猜测,又无情毒打,冤屈致死,“我”亲手制造了这场悲剧,感到内疚、悔恨,无比难过,
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任务2-2
想一想:“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何深刻含义?
这句话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批判。因自己的过失而致使第三只猫冤屈而死,自己良心受到谴责,表现出“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任务2-3
本文写了三次养猫经历,删去写前两只猫的内容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不可删去前两只猫的内容。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前两只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只猫的故事最能表现主旨,正是第三只猫的不幸结局让“我”从“酸辛”“难过”到“更难过得多”。“我”的武断推测,致使无辜弱小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对待,那种愧疚自责的感情水到渠成地得到了深化。这种安排详略,更有利于突出中心。
任务2-4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这两句话是两次养猫经历后的深刻感慨。前两只猫或死或亡后
“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包含一种失落感,当别人夺取自己所爱的之物,伤害了自己感情时而发自内心的气愤,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我家永不养猫”抒发的是因自己武断过失伤害了无辜,充满了内疚和悔恨的感情,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包含的思想感情,要深沉得多。一个“永”字,表现其难过达到无可复加的程度。
任务3:各抒己见
要求:
表明自己的观点;
要有理据支撑你的观点(可引用原文或概括情节)
第三只猫实际上没有吃鸟。请思考:如果它真的吃了鸟呢?作者讨厌它、惩罚它,是正当的吗?你会认同吗?
联系鲁迅《朝花夕拾》中《狗·猫·鼠》片段
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任务3:各抒己见
鲁迅《朝花夕拾》中《狗·猫·鼠》片段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任务3:各抒己见
鲁迅《朝花夕拾》中《狗·猫·鼠》片段
请结合本文思考:
当动物出于本能、本性(动物性),去捕捉其他动物时,这样的行为是否该被指责、批判?谈谈你的见解。
任务3:各抒己见
学完课文,请结合文本谈谈
这篇文章给你给来的启示。
任务4:主旨解读
基于文本
得到启示
……
……
“我”和家人欺凌处于弱势地位的猫
“我”和家人因为第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原因而冷待它
“我”仅凭一点线索就主观臆断
“我”在得知真相后真心悔过
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要理性判断,得出结论要严谨,实事求是
勇于承认错误善于反思
要公平、平等地待人接物
字词认读
污涩(

郁闷(

怅然(

诅骂(

蜷伏(

怂恿(

惩戒(

相称(


chàng

quán
sǒng
yǒng
chéng
chèn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