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11 10:27: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4分)
1、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
变成看得见的

2、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4、用来测量气温的仪器是
,也叫
,气温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5、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

组成的。
6、空气是一种

的物体。
7、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
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
后再读数,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
2、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3、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就会重新鼓起来。(
)
4、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5、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6、冰雹不属于降水。(
)
7、晴天是指天空中没有一点云朵的天气。(
)
8、当气温计的液面稳定后才可以读数。(
)
9、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
10、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冷水中的糖块
B.
热水中的糖块
C.
温水中的糖块
2、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形式存在。
A.液态、固态
B.液态、固态、气态
C.固态、气态
3、自来水结冰后,冰块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4、用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盒底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过程是(
)。
A.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
C.液态→气态→液态
5、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
)。
A.用水溶解
B.用滤纸过滤
C.加热蒸发
D.以上方法都要用
6、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
7、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8、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有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9、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A.空气没有崮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10、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
)。
A.杭州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下雪
C.昆明四季如春
11、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录的内容是(
)。
A.每天的降水量
B.人体舒适度
C.每天的风速和风向
12、古代的一位大才女曾作过这样一句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述一种降水形式,这种降水形式应该是(
)。
A.雨
B.雪
C.冰雹
13、下面动物或植物的行为预示晴天的是(
)。
A.松果的鳞片张开
B.蚂蚁搬家
C.泥鳅在水里上下翻滚
14、“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这句话描述的是(
)。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15、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四、综合题。(36分)
1、把下列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用线连起来。(8分)
木块
水银
蜂蜜
奶糖
肥皂
酱油
面粉
食用油
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溶解在水中
2、填写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点。(12分)
能否占据空间
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量
是否流动
石头

空气
3、有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1号杯里加自来水、2号杯是空杯子、3号杯装着冰块,都放在室温26℃左右的桌子上。(10分)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杯子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2)隔3天后,不能观察到杯子中水位逐渐下降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3)如果把3号杯分别放在温度不同的房间中,冰块融化的最快的是(
)。
A.5℃房间
B.15℃房间
C.30℃房间
(4)冰块融化一半时,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
A.0℃
B.大于0℃
C.低于0℃
(5)为了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我们可以(
)。
A.摇晃冰块
B.对冰块吹
C.用毛巾包住冰块
4、简答:压缩空气有弹性吗?试举例说明。(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4分)
1、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2、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4、用来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气温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
5、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水晶组成的。
6、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物体。
7、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
)
2、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3、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就会重新鼓起来。(

)
4、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5、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
6、冰雹不属于降水。(
×
)
7、晴天是指天空中没有一点云朵的天气。(
×
)
8、当气温计的液面稳定后才可以读数。(

)
9、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
10、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B
)。
A.冷水中的糖块
B.
热水中的糖块
C.
温水中的糖块
2、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B
)形式存在。
A.液态、固态
B.液态、固态、气态
C.固态、气态
3、自来水结冰后,冰块是(
A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4、用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盒底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过程是(
C
)。
A.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
C.液态→气态→液态
5、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
D
)。
A.用水溶解
B.用滤纸过滤
C.加热蒸发
D.以上方法都要用
6、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
)。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
7、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C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8、空气是一种(
C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有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9、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B
)。
A.空气没有崮定形状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10、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
B
)。
A.杭州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下雪
C.昆明四季如春
11、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录的内容是(
B
)。
A.每天的降水量
B.人体舒适度
C.每天的风速和风向
12、古代的一位大才女曾作过这样一句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述一种降水形式,这种降水形式应该是(
B
)。
A.雨
B.雪
C.冰雹
13、下面动物或植物的行为预示晴天的是(
A
)。
A.松果的鳞片张开
B.蚂蚁搬家
C.泥鳅在水里上下翻滚
14、“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这句话描述的是(
B
)。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15、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A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四、综合题。(36分)
1、把下列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用线连起来。(8分)
2、填写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点。(12分)
能否占据空间
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量
是否会流动
石头

不能

不会


不能


空气




3、有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1号杯里加自来水、2号杯是空杯子、3号杯装着冰块,都放在室温26℃左右的桌子上。(10分)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杯子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的是(
C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2)隔3天后,不能观察到杯子中水位逐渐下降的是(
B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3)如果把3号杯分别放在温度不同的房间中,冰块融化的最快的是(
C
)。
A.5℃房间
B.15℃房间
C.30℃房间
(4)冰块融化一半时,用温度计测量杯中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A
)。
A.0℃
B.大于0℃
C.低于0℃
(5)为了减慢冰块融化的速度,我们可以(
C
)。
A.摇晃冰块
B.对冰块吹
C.用毛巾包住冰块
4、简答:压缩空气有弹性吗?试举例说明。(6分)
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篮球、排球、足球,各种轮胎,各种气动工具(气排钉、补胎用的风炮、气枪)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