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静女》导学案
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3、通过《静女》的学习,掌握《诗经》“赋”的表现手法和《静女》顶真、双关的修辞方法。
4、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赋、? 比?、?兴?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重章叠句??、? 反复吟唱??。(结合《诗经·蒹葭》)
二、字词梳理:
①注音。(在文中标注)
姝(shū) 俟(sì)见(xiàn) 踟蹰(chí 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 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
②找通假字。
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藏??、?“见”通“现”:出现???????
自牧归荑? “归”通“馈”:馈赠?
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的???????
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
③解词。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形容词词头?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音节助词,无意义?????
姝:美丽??????? 俟:等候????????城隅:城上的角楼???????????? ?????
踯躅: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娈:美好???贻:赠送???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怿:喜爱????? 洵:的确,确实??
?
☆探究案☆
[学始于疑]将预习课中生成的问题,归类整理。
重点研读:
一、读一读: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1、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朗读要注意节奏,情感。
2、全班朗读(强调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3、熟读成诵。
二、演一演:学生边读边讨论,用话剧的形式,演出《静女》中含蓄、朦胧的一幕幕,认真揣摩男女主人公的情态及心理活动。
要求:⑴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旁白(可诵读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同时另选演员表演(人数自定)。(备选)
⑵抽签决定由哪几个小组表演,其他小组点评。
三、议一议:
1、整首诗描绘了哪几个场景
第一章写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
第二章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第三章继续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
2、找出描写静女的词语,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静女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抒情主人公(小伙子)对姑娘的情感是怎样的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明确:
①静女的形象分析
首先,女主人公是娴静温婉美丽的。诗章中直接交代了这一点,即“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其次,女主人公大胆开放。诗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遵守当时社会制度,待字闺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长包办,反而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之角楼,由此可见,女主人公大胆开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再次,女主人公情感细腻、委婉含蓄,但她活泼机灵,富有智慧。为什么女主人公“爱而不见”呢有这样的可能——第一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在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不适合约会,有则不赴约,无则赴约;第二种可能:女主人公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反过来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约,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第三种可能: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综合上面三种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从诗章的下半部分——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
②男子的形象分析
首先,男主人公是有爱心(爱慕之心)的。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诚心(诚信之心)的,如约而至。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最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可见其憨厚。综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的好男儿形象。
?
人物
性格
静女
娴静美丽
活泼机灵
大胆开放
男子
憨厚朴实
痴情
诚信
?3、《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赋”的表现手法。这是一篇爱情回忆录,通过回忆,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双方一次“城隅”幽会的一个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现手法。诗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细节描写。(女子)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急躁。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4)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使诗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4.你相信爱情吗?
你追求(渴望)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现实社会中我们的爱情现状怎么样?
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爱情?
【资料补充】?
1、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赋、比、兴三种手法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敷:陈述、铺陈)?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今天的话说:“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赋、比、兴都是诗人用以构筑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方法,一般说来,虽某些诗侧重用赋、或比、或兴,而多数则是交互运用。?
?2、《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