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6 退位减法(3)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6 退位减法(3)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1 07: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下(XS)
第6课时 退位减法(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3个数连减的减法。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连减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合作、探讨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师:玲玲的书包和文具盒坏了,她想买一个新的书包和一个新的文具盒。下面我们来看看她到商店买东西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师: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玲玲拿了50元钱,一个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14元。
师: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减法的数学问题吗?
抽学生回答:应找给玲玲多少元?
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境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30-14。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因为玲玲买了两样东西,就要连减。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你能推想出两步连减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1)用小棒计算。先摆5捆小棒,拿走3捆。这样还剩下2捆。再打开一捆,从中拿走4根,再拿走一捆就是14。这样还剩下6根。所以50-30-14=6。
(2)用口算的方法:50-30=20,20-14=6
(3)用竖式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列出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竖式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看图,说一说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又拿走了多少?再拿走了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操作小棒进行演示。)这个过程怎样列算式?为什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课堂活动的第2题。
先口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8题。
(学生读题,收集表格呈现的各种信息。)
教师梳理数量关系:原有的-买学习用品用去的-买体育用品用去的=还剩的。
4.独立作业: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它和连加一样,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连减时,先用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再用得到的差去减第二个减数。连减因为要减两次,所以笔算时要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
3个数连减的计算
50-30-1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