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XS)
第3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索算法,小组合作交流归纳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正确、熟练地计算。
4.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运算顺序。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学校里要统计各班男女同学的人数。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个男同学,多少个女同学吗?
学生数一数后回答。(如果班里的男、女生人数符合本节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情况,教师可趁机改变例题的数字,让学生直接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师:我们来看看一(2)班有多少个男女同学。
多媒体出示例1的主题图(配上对话)。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教师在同学提出的问题中选取“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这一问题,并在屏幕上出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23+2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你能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列一道数学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列出算式:23+22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23+22可以怎样计算。
集体交流算法。
交流口算方法:(1)23+20=43,43+2=45。(2)3+2=5,20+20=40,5+40=45。(3)23+2=25,25+20=45。(4)20+22=42,42+3=45……
交流拨计数器的方法:抽几个学生演示,边拨边说。
师:为什么先拨出23后,加22时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在个位上拨2颗珠子呢?
学生思考回答:在十位上拨2代表20,在个位上拨2代表2。
师小结:我们应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这道题还可以用竖式计算。想学吗?
教师边引导学生说边写出:
提问:大家看一看,这个竖式是怎样写的?
尽量让学生说,教师注意引导强化:相同数位对齐。
师:你知道应如何相加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完成竖式:
讨论:写竖式时,不把相同数位对齐会怎么样?(学生讨论汇报后,举一些相同数位不对齐的例子)
尝试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37+21= 43+42=
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你能根据图上所提供的信息列一道数学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列出算式:39-25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39-25可以怎样计算。
集体交流算法。
师: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你能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思考方法说一说你想怎样算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在学生提出竖式计算时,要提醒学生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讨论:写竖式时,不把相同数位对齐会怎么样?(学生讨论汇报后,举一些相同数位不对齐的例子)
尝试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79-33和97-26。
集体订正。
3.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可以得到小客车有23个座位,大客车有45个座位。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吗?
同桌讨论交流,抽学生汇报:45-23,45+23,并让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的方法算出它们的结果。
学生完成后,全班反馈交流。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九第1,4题。
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计算时要细心认真,特别是用竖式计算,一定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减。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