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490011633200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复习单元复习训练
复习范围: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周恩来出席某国际会议时与卓别林的合影。照片上有周恩来签名手迹:“卓别林先生惠存周恩来一九五四·七·二一”。周恩来在该会议中率先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 D.印度支那问题的六点建设性意见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C.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表为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状况统计,这反映出
A.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实现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
C.民族平等原则得到贯彻 D.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突破
4.1954年,新中国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明显地表现出:当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 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 也绝不再被盟国越南拖入与美国的战争。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确立了世界五大国的地位 B.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同盟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5.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该时期
A.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B.实现了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与制衡
C.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已经确立
6.1949年10月19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任命了中央人民政府各机构的领导人,其中各党派民主人士占比见下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正副职位
各党派民主人士占比
50%
52.3%
20%
44.9%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B.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从此确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得到体现
7.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中的“它”
A.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广西 B.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在1953-1956年底实行了
A.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一五计划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推行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 D.在农村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表是 1957—1962 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对 1957-1960 年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1957
1960
1962
1965
钢产量
535
1866
667
1223
粮食产量
3900
2870
3200
3891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10.下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1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图片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2.毛泽东曾在某次会议期间说“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候”。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人民政协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3.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47.3%
—16.3%
104%
A.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C.经济建设的急于求成,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D.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4.1958年6月21日,《人民报》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指出,“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该社论体现的思想
A.贯彻了中其“八大”精神 B.有助于克服党内的冒进意识
C.减缓了“共产风”的蔓延 D.导致了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
15.1964年,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以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是
A.国产第一辆汽车下线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6.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行修订,其中重要修改,一是取消供给制;二是规定办不办公共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这表明
A.中央着手调整分配制度 B.人民公社体制得以废除
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 D.农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动
二、非选择题
17.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材料二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城自治?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意义。
18.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材料四 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中国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
(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到材料三,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外交成就及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这一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印度支那问题和朝鲜问题,其中周恩来在会中提出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六点建设性意见,D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是在1953年,排除A;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了“求同存异”,排除B;C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排除。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的革命是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革命发生在1949年,可以推出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独立,D项正确;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是材料里所说的第一次革命,A项错误;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不符合第三次革命的时间,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材料中的第二次革命,C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由表格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GDP、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大幅增加,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故选B;1954年我国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排除A;C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没有在民族地区取得突破性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排除D。
4.【答案】B
【解析】根据“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 也绝不再被盟国越南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可得出中国当时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此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B项正确;A项是参加日内瓦会议,排除A;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述是第一届政协会议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中国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性质,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实现了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与制衡,故排除B;中共十二大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故排除C;1954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故排除D。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各机构的领导人,其中各党派民主人士占有相当比例,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了体现,D正确;第一届全国人大是在1954年召开的,排除A;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排除B;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排除C。
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承发展了古代“从俗从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正确;内蒙古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区,排除A;苏联并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1954年宪法,排除C。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组织起来”“在1953-1956年底实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1953-1956年中共中央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选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材料未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故排除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
9.【答案】C
【解析】1957-1960 年钢产量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因此其不构成1957-1960 年钢产量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C符合题意;1957-1960 年钢产量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运动推动,而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中的现象是左倾错误导致的,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在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此时出现了严重的“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所以这一年的数据有极大的虚假成分,不足以相信,故选D;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就已经完成,排除A;1958年的数据存在虚假成分,不可信,不是由于各种有利因素导致的大丰收,排除B;1961年亩产量大幅下降是因为1958年的亩产量数据存在虚假成分,排除C。故选D。
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宣传画可以看出,用火车运输大型玉米明显体现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运动,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明确指出,中国当前社会的矛盾是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因此党的集中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C正确;七大确立的是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排除;第一届人民政协的核心是成立新中国,B排除;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D排除。故选C。
13.【答案】C
【解析】根据国民经济统计表的数据,1957年到1960年农业、轻工业增长比值严重下降,重工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明显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国民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影响了工农业生产比例平衡,C选项符合题意。当时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A选项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不是使全国工业总产值大幅度的提高,B选项错误。数据反映的是当时农轻重比例失调严重,而不是我国已实现了工业化,D选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结合大跃进的知识可知,《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使原本互相结合而不可分的“多快好省”,逐渐变成了以“快”为中心、以高速度为灵魂的总路线,在实战中导致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重要特征的“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D正确;大跃进不符合中共“八大”的精神,A排除;该社论的思想属于党内的冒进意识,B排除;“共产风”本身属于大跃进时期的错误表现,C排除。故选D。
15.【答案】B
【解析】国防是外交的后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属于国防方面的成就,所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能够使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而国产第一辆汽车下线、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均和外交关联不大,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6.【答案】A
【解析】根据“取消供给制”“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可知,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被打破,逐步推进到按劳分配,A正确;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B错误;材料仅涉及分配体制,并非反映调整的成效,C错误;1961年期间的中国农业经营模式仍然是人民公社管理下的集体劳动,D错误。
17.【答案】(1)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2)原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防止国家分裂。
进步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
【解析】(1)优越性:据材料“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可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是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
地位:据所学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等角度回答。
(2)原因:据材料“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据材料“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可知,防止国家分裂。
进步意义:据所学可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等方面回答。
18.【答案】(1)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美国扶蒋反共;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3)“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
(4)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重视国家利益;强调和平与发展。
(5)不结盟政策成就:积极倡导和推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参与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对和扼杀政策、美国扶蒋反共、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等方面回答外部因素;从中国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与苏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等方面回答内部因素。
(2)根据材料“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可知,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和思想。
(3)根据材料“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可知,“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直接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改善。
(4)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外交从“一边倒”逐渐转变为与很多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建交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呈现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重视自己国家利益、强调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5)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成就:根据材料“30年来,中国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可知,中国积极倡导和推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根据材料“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知,积极推动新型区域合作。作用: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积极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等角度分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