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人体的泌尿系统—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人体的泌尿系统—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11 17:0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人体的排泄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静脉
B.肾小体是由③④⑤组成
C.⑥是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有重新吸收的功能
D.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2.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①大汗淋漓 ②气体由肺呼出 ③皮脂腺的分泌活动
④肾脏产生的尿液 ⑤消化道排出的粪便 ⑥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⑤和⑥
3.如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球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内,某器官前后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肺 C.肾脏 D.肝脏
5.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会(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6.如图所示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mL)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A.肾单位包括①③④
B.X液体取自于图中所示的③
C.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⑤处重吸收
D.尿检中检测到有少量红细胞,这是尿液形成中的②过程发生了异常
7.依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放在室外某一盆植物玻璃罩内(密封)气体的含量,则a→b→c反映的是从早上到晚上罩内氧气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8.测试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管、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两种成分P和Q浓度如下,请问P和Q分别是(  )
入球小动脉 肾小管起始端 输尿管
P 0.03% 0.03% 0.15%
Q 7% 0.01% 0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尿素和蛋白质 C.尿素和葡萄糖 D.无机盐和葡萄糖
9.在肾脏内侧中部的凹陷处通入的结构是(  )
A.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B.肾动脉、肾静脉、输精管
C.肾动脉、输尿管 D.肾静脉、输尿管
10.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形成,其中(  )
A.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流动脉血
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流静脉血
C.入球小血管流动脉血,出球小血管流静脉血
D.入球小血管流静脉血,出球小血管流动脉血
11.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
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至少经过心脏两次
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12.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
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
C.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
D.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13.如图为人体某部位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a、b、c表示血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结构位于肺部,则c内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比a内少
B.若c血管受到损伤,为防止流血太多,应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
C.若该结构位于肾脏,则c内氧合血红蛋白和含氮废物含量都比a少
D.若该结构位于小肠,则c内营养物质到达右心室的途径是:c→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14.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A.b内是原尿,y是尿素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 D.d内是尿液,x是蛋白质
15.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如表为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的液体成分说明。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体甲
(克/100毫升) 液体乙
(克/100毫升) 液体丙
(克/100毫升)
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液体甲经过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
B.液体乙是含有葡萄糖的原尿
C.结构②中流动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D.液体丙取自图示结构的③
16.(多选)下表表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克/100毫升)
部分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无机盐 0.72 0.72 1.1
A.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全部葡萄糖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7.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工作时,就要通过血液透析来排出体内的废物。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
物质 血浆内物质浓度(克/100毫升)
A B
葡萄糖 0.10 0.10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上表列出的是病人的血液在进入和离开透析仪时血浆成分的部分资料,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   。
(2)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到透析仪,再由静脉引入到体内?   。
(3)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透析仪内的溶液,除   外,其成分和浓度应与   完全一致,并且保持   ℃恒温。
(4)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的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
18.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标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生理过程是   。
(2)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病人最可能患有   (选填肾小球、肾小囊或肾小管)肾炎。
(3)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
A.葡萄糖含量有所减少 B.二氧化碳大量减少
C.氧的含量有所减少 D.尿素含量大量减少
(4)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次方法,画出肾脏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   。
19.如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
(2)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   。
(3)假如某人最近排尿频繁,尿量突然增加,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填标号)
(4)图中④和⑤里面流动的都是   血。
20.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
(3)⑥中的液体叫   ,其成分变化是缺少了   ,原因是   。
八年级科学人体的泌尿系统复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静脉
B.肾小体是由③④⑤组成
C.⑥是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有重新吸收的功能
D.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解答】解:A、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错误;
B、肾小体是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组成,而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肾单位,错误;
C、⑥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而不是肾小管,错误;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正确。故选:D。
2.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①大汗淋漓 ②气体由肺呼出 ③皮脂腺的分泌活动
④肾脏产生的尿液 ⑤消化道排出的粪便 ⑥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和⑤ D.⑤和⑥
【解答】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的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皮脂腺的分泌物的排出也不属于排泄。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球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解答】解: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故选:C。
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内,某器官前后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肺 C.肾脏 D.肝脏
【解答】解:肺、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血液流经肺,血液中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葡萄糖含量减少,尿素减少;血液流经肾脏后,葡萄糖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小肠是人体重要的吸收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而氧气含量减少、氧气减少、尿素含量增加;血液流经肝脏,肝细胞利用氧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这样从肝脏流出的血液与流入肝脏的血液相比,氧、葡萄糖的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可见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5.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的水分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会(  )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解答】解: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是影响重吸收的重要因素。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具有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肾小管不能将它全部重吸收回血,使肾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水重吸收,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将增多。
故选:A。
6.如图所示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mL)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10 0.03 8.00
A.肾单位包括①③④
B.X液体取自于图中所示的③
C.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⑤处重吸收
D.尿检中检测到有少量红细胞,这是尿液形成中的②过程发生了异常
【解答】解: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④肾小囊和③肾小管组成,A正确。
B、尿液和血浆相比,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Y是尿液;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含量是最高的;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因此,原尿中不含有蛋白质,而含有葡萄糖,因此X是原尿;Z含蛋白质最高,因此Z是血浆。X是原尿,取自于图中所示的④,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尿液的成分,C正确。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检测结果中甲的尿液中发现有红细胞,他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D正确。
故选:B。
7.依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放在室外某一盆植物玻璃罩内(密封)气体的含量,则a→b→c反映的是从早上到晚上罩内氧气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解答】解:A、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多变少。故不符合题意;
B、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剧烈运动时含量增加,剧烈运动后,机体耗氧量慢慢降低,呼吸渐渐平稳,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所以血红蛋白会缓慢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C、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白天氧气增多,傍晚最多;夜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因此夜间氧气减少凌晨5点左右最少。故不符合题意;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a、c点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多,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b点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少,表示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故符合题意。
故选:D。
8.测试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管、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两种成分P和Q浓度如下,请问P和Q分别是(  )
入球小动脉 肾小管起始端 输尿管
P 0.03% 0.03% 0.15%
Q 7% 0.01% 0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尿素和蛋白质
C.尿素和葡萄糖 D.无机盐和葡萄糖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当血液(内含血浆和血细胞)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而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而尿素并没有被重吸收,水少了,溶质不变,因此,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并且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全部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后,因此,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无葡萄糖。
A、如果P是葡萄糖,到输尿管时应该是0,不应该变大,故不符合题意;
B、P是尿素,流经输尿管时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Q是蛋白质,血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是7%,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蛋白质,因此,原尿中蛋白质浓度0.01%,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质(0)。故符合题意;
C、如果Q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0.01%,血液与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相等都是0.01%.故不符合题意;
D、如果Q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0.01%,血液与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相等都是0.01%.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在肾脏内侧中部的凹陷处通入的结构是(  )
A.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B.肾动脉、肾静脉、输精管
C.肾动脉、输尿管 D.肾静脉、输尿管
【解答】解:肾形似菜豆,外侧隆起,内侧凹陷。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的动静脉,淋巴管,神经和肾盂(肾蒂进出肾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
故选:A。
10.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形成,其中(  )
A.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流动脉血
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流静脉血
C.入球小血管流动脉血,出球小血管流静脉血
D.入球小血管流静脉血,出球小血管流动脉血
【解答】解: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入秋小动脉与肾动脉相连,肾动脉的动脉血流入入球小动脉,经肾小球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主要是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而完成的,因而没有能量的消耗,故而从肾小球流出的血即出球小动脉的血仍然是动脉血。
故选:A。
11.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
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至少经过心脏两次
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解答】解:A、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不会经过肾静脉,错误;
B、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而不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错误;
C、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知识经过心脏两次,正确;
D、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错误。
故选:C。
12.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
B.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
C.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
D.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解答】解:A、④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既属于肾单位中也属于循环系统,正确;
B、②肾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①入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C错误;
D、A、B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
故选:C。
13.如图为人体某部位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a、b、c表示血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结构位于肺部,则c内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比a内少
B.若c血管受到损伤,为防止流血太多,应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
C.若该结构位于肾脏,则c内氧合血红蛋白和含氮废物含量都比a少
D.若该结构位于小肠,则c内营养物质到达右心室的途径是:c→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解答】解:A、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a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则c内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比a内多,A错误;
B、c为静脉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静脉流回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B正确;
C、若该结构位于肾脏,则c肾静脉内含静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少,含氮废物明显减少,C正确;
D、若b为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由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输的途径: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D正确。
故选:A。
14.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尿素、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a、b、c、d 内的液体及x、y、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
A.b内是原尿,y是尿素 B.c内是原尿,y是葡萄糖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 D.d内是尿液,x是蛋白质
【解答】解:当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b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a、b、c、d 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尿液,
血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因此b肾小囊的原尿中蛋白质微量,所以z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c肾小管末端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因此y是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升高,因此x是尿液。
A、b内是原尿,y流经肾小管后含量为0,因此y是葡萄糖而不是尿素,错误;
B、c内是尿液而不是原尿,错误;
C、a内是血液,z是蛋白质而,正确;
D、d内是尿液,x是尿素,错误。
故选:C。
15.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如表为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的液体成分说明。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成分 液体甲
(克/100毫升) 液体乙
(克/100毫升) 液体丙
(克/100毫升)
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A.液体甲经过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
B.液体乙是含有葡萄糖的原尿
C.结构②中流动的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D.液体丙取自图示结构的③
【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所以液体甲经过肾小球和⑤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液体乙,A错误;
B、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乙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是原尿,B正确;
C、②肾小球内是动脉血,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丙是尿液,取自图示中的④肾小管,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6.下表表示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组成含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单位:克/100毫升)
部分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无机盐 0.72 0.72 1.1
A.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
B.原尿中的葡萄糖是0.1,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全部葡萄糖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解答】解:A、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时,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肾小球到达肾小囊腔,所以原尿中只有少量的小分子的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是8,而原尿中只有0.03,这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实现的,而不是通过重吸收作用实现的,A错误。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所以,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B正确。
C、尿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升高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所导致的,而不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C错误。
D、血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
故选:BD。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7.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工作时,就要通过血液透析来排出体内的废物。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
物质 血浆内物质浓度(克/100毫升)
A B
葡萄糖 0.10 0.10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上表列出的是病人的血液在进入和离开透析仪时血浆成分的部分资料,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肾小球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 清除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 。
(2)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到透析仪,再由静脉引入到体内? 动脉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体外,而静脉血压较低且内有静脉瓣,有利于血液回流体内并可防止血液倒流透析液中 。
(3)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透析仪内的溶液,除 尿素 外,其成分和浓度应与 血浆 完全一致,并且保持 37 ℃恒温。
(4)为什么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的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摄入蛋白质越多,对病人危害越大 。
【解答】解:(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尿素和无机盐,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中的肾小球,透析仪的作用是过滤掉血液中的尿素。
(2)血液透析仪的一端连接动脉,一端连接静脉,动脉出,静脉入,这样连接的原因是:动脉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体外,而静脉血压较低且内有静脉瓣,有利于血液回流体内并可防止血液倒流透析液中。
(3)用过的透析液与新鲜透析液相比,成分主要多了 尿素和部分无机盐。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透析仪内的溶液,除尿素外,其成分和浓度应该与血浆完全一致,并且保持37℃。
(4)肾衰竭病人摄入的蛋白质越多,被氧化分解的蛋白质产生的尿素也就越多,肾的负担会加重,对病人身体的危害会增大,所以,医生常常建议肾衰竭病人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故答案为:
(1)肾小球;清除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
(2)动脉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体外,而静脉血压较低且内有静脉瓣,有利于血液回流体内并可防止血液倒流透析液中;
(3)尿素;血浆;37;
(4)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摄入蛋白质越多,对病人危害越大。
18.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图中标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生理过程是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
(2)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病人最可能患有 肾小球 (选填肾小球、肾小囊或肾小管)肾炎。
(3)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CD 。
A.葡萄糖含量有所减少 B.二氧化碳大量减少
C.氧的含量有所减少 D.尿素含量大量减少
(4)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次方法,画出肾脏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 肾静脉→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
【解答】解:(1)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已标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另一个生理过程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2)血液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其中不能滤过的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如果原尿或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就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其通透性增强所致;
(3)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所以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葡萄糖大量减少,尿素、尿酸等含量大大减少,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CD正确;
(4)“氧气由肺进入小肠的途径是:肺中的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小肠”。依此方法,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肾静脉→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故答案为:
肾小球的过滤;(2)肾小球;(3)CD;
(4)肾静脉→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19.如图为人体肾脏结构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 重吸收 作用形成尿液。
(2)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 葡萄糖 。
(3)假如某人最近排尿频繁,尿量突然增加,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③ 。(填标号)
(4)图中④和⑤里面流动的都是 动脉 血。
【解答】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因此健康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3)若③肾小管病变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降低,则尿量增加,因此“假如某人最近排尿频繁,尿量突然增加”,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③.(填标号)
(4)动脉血经④入球小动脉流经①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因此④入球小动脉、①肾小球、⑤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所以图中④和⑤里面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故答案为:(1)过滤;重吸收(2)葡萄糖(3)③(4)动脉
20.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③→②→④ 。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②肾小囊 。
(3)⑥中的液体叫 尿液 ,其成分变化是缺少了 葡萄糖 ,原因是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 。
【解答】解:图中①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管;⑤肾静脉;⑥是收集管。
故答案为:
(1)③→②→④;(2)②肾小囊;
(3)尿液;葡萄糖;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