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1 14: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D.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青蒿素属于(
)
A.有机物
B.单质
C.氧化物
D.盐
3.氦气的分子式是(
)
A.H2
B.He
C.He2
D.Ar
4.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三氧化二碳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5.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雾
C.Fe(OH)3胶体
D.有色玻璃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镁铝合金、漂白粉、汽油均为混合物
D.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7.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8.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
B.黑火药爆炸
C.空气液化
D.铜丝导电
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
nm~36
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为同种分散系
B.磁流体很不稳定
C.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10.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不能完全对应的是(

A.碱性氧化物、生石灰、CaO
B.酸性氧化物、一氧化碳、CO
C.含氧酸、次氯酸、HClO
D.正盐、纯碱、Na2CO3
11.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A.2
mol·L-1H2SO4溶液
B.2
mol·L-1KOH溶液
C.1
mol·L-1BaCl2溶液
D.1
mol·L-1MgSO4溶液
12.“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1nm=l×10-9
m)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中,不可能有下列的
A.有丁达尔现象
B.一定能通过滤纸
C.一定能通过半透膜
D.有电泳现象
13.下列属于强碱的是(

A.Na2CO3
B.氢氧化钙Ca(OH)2
C.NH3·H2O
D.Na2O
14.下列所描述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Na2O
B.CaCO3
C.HNO3
D.Ca(OH)2
1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盐酸,出现红褐色沉淀
③用明矾处理污水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④胶体在通电后可作定向移动,是因为胶体带电
⑤可用渗析法分离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
⑥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⑦在土壤上施用含氮量相同的碳酸氢铵和硝酸铵肥料,硝酸铵肥效高
A.②⑥
B.④⑥
C.④⑥⑦
D.②④⑥⑦
18.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Fe2O3、CaO、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是正盐,NaHCO3
是酸式盐
③H2SO4与KHSO4均含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以称为酸
④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物
⑤能够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A.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
二、综合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3)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
20.Ⅰ.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
(3)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胶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B.胶粒带同种电荷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粒能透过滤纸
(4)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21.将少量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用最简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的方法叫____
;具体操作:______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I、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III、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分成两份,并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中一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B4.C5.A6.C7.C8.B9.C10.B11.A12.C13.B14.A15.B16.B17.C18.B
19.B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
20.甲
强光照射,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
B
A
不出现白色沉淀
21.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丁达尔效应
用一束光照射丙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因为加入电解质促进胶体聚沉
Fe(OH)3(胶体)+3H+=Fe3++3H2O
22.丙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或者有丁达尔现象)
Fe(OH)3胶粒带正电
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