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民乐《彩云追月》,通过情景式教学,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感受节奏х.ххх︱х.ххх︱︱,并能为乐曲伴奏。
3、尝试用人声模拟乐器声音参与欣赏《彩云追月》,并怀着真挚的感情演绎。
4、通过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彩云追月》,让学生从中体验《彩云追月》音乐的艺术特色与美感。
教学重点:
用姿体语言掌握切分节奏为《彩云追月》伴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人声模拟乐器演绎乐曲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学生唱着《小星星变奏曲》进教室。
情境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歌声把老师带到了一个满天星斗,星光璀璨的夜晚,你们喜欢夜晚吗?喜欢什么样的夜晚呢?(黑色,宁静,优美,璀璨……)
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就好像不同的乐曲,表现的夜色也不尽相同。那请你们来听听,这首描写月色的乐曲能让你想到什么样的夜晚?
欣赏《彩云追月》
(听民族乐队演奏的《彩云追月》、播放云彩视频)
让学生从这首音乐的节奏、速度、情绪来谈谈这首乐曲能让你想到什么样的夜晚?(宁静柔美,月光如水,朦胧惬意。)
师小结: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云儿追逐着月亮,仿佛在玩着捉迷藏,这是一个富有情趣。充满诗意的夜晚。
你们再听听,能找出彩云妹妹紧追着月亮姐姐捉迷藏的节奏吗?(提示:在乐句与乐句的衔接中,小声地拍拍感受一下)(х.ххх︱х.ххх︱︱)
试用姿体语言用这节奏为这首乐曲伴奏(师弹钢琴)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呢?让学生模唱一句你最熟悉的一句乐句(师提示,这乐句是否像月亮姐姐慢慢升起的意境呢,顺带讲讲旋律线)
模仿演奏主旋律的笛子声音,用lu音模唱A旋律(出示乐谱)
模仿弦乐器拨弦的声音(beng)音模唱B段旋律。
A段边唱旋律边画旋律线,B段边模唱边捻指。
7、配上х.ххх︱х.ххх︱︱为乐曲伴奏
(你们的声音仿佛如月亮姐姐在跳着轻盈,优美的舞蹈,现在我们加上彩云妹妹的追逐月亮姐姐的姿体语言节奏来为这首乐曲伴奏,表现出云儿追逐这月亮的有趣画面)
8、加上打击乐器(碰铃、木鱼)人声 演绎全曲。(有可能的话加上舞蹈)
四.知识延伸:
师介绍《彩云追月》作者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到法国学习音乐,1927回国,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器乐曲《彩云追月》;歌曲《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是1935年,任光把中国的民族五声音调与西洋创作手法融合写成的,是一部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确实是一首优美动听的经典音乐,难怪很多音乐人士都把它进行再度的创编,有钢琴版的;古筝版的;还有歌曲版的,广州话版本的粤曲等等。
四、欣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
1、钢琴版
2、粤曲版(学生可跟着音乐唱歌词)
五、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这堂音乐课,你们有何收获呢?是的,从同学们的表现中,我们更加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力量,它蕴涵着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让我们流连忘返,同学们,让我们舞动音乐的翅膀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里尽情地探索、畅快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