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5 6.2.1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5 6.2.1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1 17: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1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设计
课题
6.2.1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所属模块
人工智能初步
对象
高一年级
学时
1学时
一、学习需求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休戚与共。学生对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一知半解,难以做到客观认识评价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含义及其应用,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二、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持久;对新事物、贴近生活的话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第一课学习了关于信息技术促进人类发展的知识。生活中接触了机器人、智能手机、翻译软件、智能玩具等有关人工智能应用的技术。有些同学在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时,对其应用也有些怀疑。如学生看了变形金刚的电影,也会幻想某一天机器人会统治人类。总之,学生在知识、思维与情感方面以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第六章第二节《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的内容。这节课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为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很感兴趣。
本课是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的知识的延续,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标准》对此节的描述,及给出的例子与活动建议。结合教材的表述与学习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是人造的智能,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的应用:模式识别、机器翻译、其他应用。
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应用。
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的应用。
因为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正在形成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会产生负面的冲击,需要在教学中设计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形成科学的技术应用观。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陈述人工智能的含义。
能举例说明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技术、专家系统、数据挖掘、机器证明等几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机大战的讨论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用举例的方法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操作手机指纹识别、机器翻译、计算机博弈等活动,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应用,了解其应用价值。
(4)通过正反例习得辩证地评价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时,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2)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活动建议,以及对教材的充分分析,结合对高一学生特点的分析,确定用如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
通过人机大战的例子引入到课题,讲解人工智能的含义。
(2)陈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的几个典型应用: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等。并举例说明。
2、演示法。
(1)通过联网与小I机器人聊天演示,促进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好奇。
(2)在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计算机博弈等知识讲解时演示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语言翻译、智能机器人应用、下象棋,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3、讨论法。
(1)导入时用人机大战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本身关系的认识。
(2)用两则新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对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势,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问题,同时对伦理、道德、法律、文化等带来了冲击,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开发和使用。
六、教学媒体与环境
本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首先需要连接Inter网。小艾机器人、机器翻译、象棋博弈需要联网支持。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媒体。
七、教学流程
结束
总结,布置练习
学生讨论
课件 讨论:两则新闻
课件 讲解:智能机器人
观察、听讲
网络 活动:操作有道翻译软件
网络 讲解:机器翻译
手机 活动:指纹、语音、文字识别
手机 讲解:模式识别
学生讨论
开始
网络 导入新课:小I机器人
课件 讲解:人机大战
学生讨论
课件 讲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学生听讲
八、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打开小I机器人软件,教师与之对话
参与对话
激趣,对人工智能产生感性认识
新授:人工智能的概念
介绍人机大战,理解概念,引发讨论:人工智能能不能代替人类?
参与讨论:正反观点
帮助理解人工智能概念,促进辩证评价
新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常见模式
列举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计算机博弈、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
听讲
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知。
新授: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举例: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手写识别。组织学生用手机体验。
体验智能手机的模式识别
感知理解人工智能。激发与保持学习兴趣,产生好奇心,促进思维,促进应用。
新授:机器翻译
列举常见的机器翻译软件。范例操作有道翻译软件。
观察
与学生学习实际结合,促进学生对机器翻译的应用。
新授:智能机器人
举例。介绍情感机器人、道具机器人、工作机器人。
观察、听讲
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给予人类生活的便利
新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
就两则新闻组织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伦理问题。要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人工智能。
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实现态度、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总结:小结要点,布置练习
系统总结知识点,布置课后任务:利用翻译软件实现机器翻译 ;找一个博弈机器人PK一下 ;探究还有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
课后练习
巩固所学,促进理解,拓展延伸。
九、教学评价
学生能否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典型应用?举例说明。
你怎么评价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