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与知识》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程学时
1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也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章是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为后继的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学生的素养为主线有侧重地展开。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基础性内容,了解三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效指导学生通过“体质数据促健康”项目的学习,了解自身体质,知道如何增强体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
《数据、信息与知识》是《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基于“体质数据促健康”这个主题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能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够有效的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让学生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能有意识的开展数字化学习。让学生对传统的“计算机课”的认识转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上来,要通过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进行多角度分析,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识到体质数据促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而不仅是学习软件操作。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已经开始由感性认识
提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丰富的数据、信息及知识并不陌生,都在不自觉的挖掘数据、发现信息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经验上,对于数据、信息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并获取信息,甄别数据、信息,加工数据、信息,并合理利用数据与信息。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提炼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体质数据促健康”主题项目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列举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并能够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验法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能通过案例分析能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能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充分利用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演示,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学、做、说。
实验法
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教学环境:
1、多媒体教室 2、办公软件
(二)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体质数据表 3、体育单项评分表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体验探索
发现数据
让学生列举身边接
触及感知到的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据
多媒体课件
项目学习
亲身体验
通过学生体质数据表采集自身数据,对照体质单项评分表得出相应的体质信息
师:引导学生参照体质单
项评分表获取个人体质信息
生:收集个人体质数据,
参照体育单项评分表获取个人体质信息
通过体质数据促健康这个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据、感受信息、获取知识
多媒体课件
学生体质数据表
体育单项评分表
知识讲授
深入理解
通过项目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深入理解数据、信
息与知识及其三者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数据、信息及其特性、知识
深入理解数据、信息及知识
多媒体课件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展示学生思维导图
师生共同评析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
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
深化提高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所学知
识;
为学生课后
的拓展和提高提供参考。
多媒体课件
问答环节
查漏补缺
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提问
师生共答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多媒体课件
课堂寄语
延伸学习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在于科学!
师生共评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运动,增强体质,健康快乐成长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反思:
本课能较好的通过“体质数据促健康”这个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数据、信息及知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采集自身的体质数据,挖掘出自身体质的内在信息,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自主性,通过教师引导相结合,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但整个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项目的完成,忽视了小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如:数据的形式仅局限于数值、文字,没有强调出如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的数据;信息的特征这个知识要点也没能够讲述;在活动的衔接及语言的组织及提炼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