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1 16: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56――58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培养发现意识
1、视频播放:宇航员在天空舱内活动的情景。
2、介绍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随着学校开展冬锻活动以来,课间同学们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出示情景图) 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指名口答。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 (出示问题)
(4)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① 应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② 追问:还可以写成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7+28=45(人)
  2.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2).你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吗?
  板书:28+17=17+28
  (3)仔细地观察这个算式,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交流
  (4)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试试看。
  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我们发现的规律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
  学生试着写一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6)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我们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叫运算律。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只有自己明白,还要学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
  (7)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样表达?
  齐读。
  (8)其实加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用过?
  指出:在验算加法时用的就是加法交换律。
  3..练习:
(1)96+35=35+( )
  204+57=( )+204
  a+45=45+( )
提问:它们分别用了哪个运算律?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9=46+59 90+10=5+95
  三、 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1. 解答例题,发现规律
  (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2)齐读问题。你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8+17)+23=68(人)
  28+(17+23)=68(人)
  ……
  (3)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算式?
  板书(28+17)+23=28+(17+23)
  (5)练习:
  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23 ○ 45+(25+23)
  (39+18)+22 ○ 39+(18+22)
  (6)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 呈现运算律
  (1)你能从第一个运算律中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试一试。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 a + b )+ c = a +( b + c)
  (2)三个数相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
  3. 练习
  ( 45 + 36)+64=45+( □ + □ )
  560+(140+70)=(560+140)+□
  a +(27 + b )=( □ + □ )+ b
  三. 组织练习
  1. 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
  仔细观察,同桌交流后汇报。
  重点讨论第四个等式,引导学生发现这里同时运用了两种加法运算律。
  2.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计算第1小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请学生板演。
  评讲,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价值。
  3. 想想做做第4题
  (1)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做得对又快。
  男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1小题,女生计算每组题中的第2小题。
  (2)交换题目再来比一比。
  (3)问:如果让你来选,你愿意做哪一题?为什么?
  (4)小结:因为运用了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而每组中的第2小题都运用了加法运算律,所以第2小题做得快。
  四. 回顾总结
  有个成语叫“学有所成”,请同学们说说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 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剩下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