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 养 午 餐 教 案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课 题 小 小 营 养 师 教 学 内 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 材
分 析 《营养午餐》的这一内容的设置,是为了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透过生动有趣的营养搭配、调配系列活动而呈现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和意识。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技 能
目 标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情 感
目 标 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 学 重 点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 学 难 点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 学 准 备 整合课件,人手一部电脑。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理 念
创
设情境,轻松导入 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广播教学)
(2)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有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分析午餐的重要性。
(1)欣赏饮食精美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
(2)说一说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青菜。
(3)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1)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2)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
小小营养师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当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系统广播)
2、说说这些菜中,自己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
通过欣赏漂亮而丰富的图片,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积极发表。
(1)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不合理点菜做伏笔。(学生容易点出低热量或高脂肪)
(2)对这十种菜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后面合理调配时做到荤素结合做好铺垫。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 (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菜。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1)让在乐中学,然而却未意识到所点的菜并不科学、合理。
(2)本环节的汇报越积极,说明所点菜式越不合理。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教师介绍热量、脂肪的作用。(系统广播)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说说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可能导致的后果。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汇报通过阅读而获得的知识: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
(3)对比后,学生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一定的冲突。
(1)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2)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
小小营养师
(四)合理调配
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
具体操作要求:
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
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转播教学)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标准是:科学、合理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明白了要注重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自己再次点菜,学生利用拖拉图片到指定方框而自动计算的功能,轻松进行尝试调配。
(1)让学生明白:点菜是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点,点菜时也应该多考虑科学、合理。通过分析发现午餐菜肴要荤素搭配,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2)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的方法有效地把学生的研究重点巧妙地转移到训练数学能力中去。(解决了本节课最大的障碍:时间不足。)
(五)作品上传
1、各学生把重新配置的科学、合理的菜式上传给小组长。
2、由小组长进行整理,组织小组成员选出一份得票最高的菜式上传给教师。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传给小组长,然后在组内说说自己的点菜的依据和本菜式的优缺点,力求其他组员能投其一票。各组员在听取了其他组员汇报的情况后进行理性投票。 (1)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在操作中创新,同时发挥团队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做到合中有分,分了再合。
(2)通过反馈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到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小小统计员 (六)投票评选
1、老师对各小组上传的作品进行整理后,让被选中的学生上去介绍自己的菜式。
2、进行全班投票。选出男生、女生和全班同学最喜欢的5种搭配。
男、女生在自己的电脑里进行网上投票(点击进入本校投票网站)
利用网络的便捷性,突破本节课很难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小小绘图师 (七)制作条形统计图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广播教学)
2、能一眼看出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在电脑里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学生通过拖拉直条,电脑生成复式条形统计图,选出全班最喜爱的5种搭配,进行分析交流。
(1)通过统计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图表统计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的看清图表的效果,从而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2)通过交流分析,使学生凌乱、模糊的认识更加清晰化,从而形成建立合理饮食结构的意识。
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浏览有关合理饮食的网站。
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
学生可进入相关网站进行浏览,拓展本节课知识。针对部分热点问题进行评论。
此环节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拓展视野和知识面,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探究。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到电脑上自己完成评价表。
学生通过完成评价表对学过的知识做个小结,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加强学生对本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全课总结 1、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示?
3、你这节课的表现如何?你觉得还有哪些的同学表现比较棒?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做个回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1)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框架。
(2)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
作
业 课后作业:
1、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
2、针对热点洋快餐问题,如果你是肯德基的老板,为了更好地拓展中国的市场,怎样改进才能使它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写一份比较简单的报告。
3、结合本节课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1)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
(2)针对这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找出来。
(3)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与本节课所投选的午餐菜式一并放到校园网上。
(1)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享受成功乐趣。
(2)对学生渗透排列组合的知识。让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和意识。
(3)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用知识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营养午餐》教后反思:
由于本节课是数学广角的知识,教师通过围绕午餐营养问题设计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组织学生调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学生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等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使学生综合应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念也从纯粹按自己的喜好点菜到考虑菜式的科学与合理性,有效促使了学生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我认为本节课利用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有以下几大优势:
(1)利用多媒体中自动计算的功能,有效解决了菜式调配过程中至少18次以上的计算,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把学生的研究重点巧妙地、有效地转移到训练数学能力中去,并让学生有更多说的机会,与教材的意图相吻合。
(2)利用多媒体中强大的统计投票能力和网络的便捷性,突破了本节课中投票难题,使得投票直观、明了,体现了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3)利用多媒体中统计图自动生成的功能,有效解决了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时间。
(4)利用多媒体特殊的功能,让学生学习到网络上很多营养饮食的相关知识。体现了不同能力、不同爱好的学生可以学到不等同的知识。
本节课也有存在着一点不足,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使用的多媒体能力还不够熟练。特别体现是在小组长上传最优方案给老师这一环节,浪费了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