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980011849100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高效思维达标测试练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1921年俄共十大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它“新”在哪里
A.所有企业由国家统一管理 B.一切生活用品国家统一分配
C.将剩余粮食交给国家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2.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4.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的“二五计划”的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如图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6.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去世后,家住在彼得格勒的革命战士卡秋莎写信给国外的亲人,告知他们这一令人悲痛的消息,那么她在寄信人的地址栏里写的国名应该是
A.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7.在“俄罗斯之名历史的选择2008”俄罗斯网民的投票活动中,斯大林最终排名第三。其原因不包括
A.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苏联经济 B.实施五年计划推动苏联发展
C.斯大林模式造就苏联工业强国 D.领导苏联取得反纳粹德国的胜利
8.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A.工业技术水平先进 B.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D.工人建设热情高涨
9.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在经济崩溃和大饥荒之后,城市忽然恢复了生机,涌现出了各种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这当然是一种退却,但它却帮助我们从国内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积蓄了力量。”这里的“退却”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10.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A.制定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二、材料分析题
1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实,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对人类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党人之所以取得胜利,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号召他们(人民 群众)来参加推翻并粉碎旧制度的工作,然后再在旧制度的废墟上,同他们一道建立起新世界的骨架。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材料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3.45
44.24
材料三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习近平《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1)列举材料一中的“新世界”建立的标志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
(3)说出材料三中的“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2.A3.A4.D5.B6.C7.A8.D9.B 10.B
11.(1)十月革命
(2)上升;实行新经济政策
(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结合本国国情;保障农民利益;注重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