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450010236200第七单元测试
1、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
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2、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
A.农民运动?????????????????B.工人起义
C.秋收起义????????????????D.工农武装割据
3、据统计,“八七”会议后的三个月内,各地爆发的武装起义多达22次,但唯独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这一胜利代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湘赣边秋收起义(???)
A.提出了土地革命策略方针B.首创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C.打破了苏联革命道路束缚D.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5、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6、日俄战争时,沪商沈敦和以在华中立国代表名义组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济46万人。清政府战后接管,官办“大清帝国红十字会”,但在辛亥革命中无法适应战地救护,更不抢救革命党人。沈敦和再次组建“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对作战双方开展战地救护。沈敦和将红十字会和“万国”结合起来(???)
A.是为募捐而壮大自己的声势B.有利于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
C.以便展开与清政府的抗衡斗争D.是因为渴望得到列强大力支持
7、1920年,孙中山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米革新事业之预备……社会遂蒙极大之影响。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无可疑也。这表明(???)
A.孙中山决计要进行思想领域的革命
B.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主力军作用
C.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D.孙中山已认识到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
8、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9、历史学者李传斌说: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标志性意义,在那一年,“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不平等条约时代开始走向崩溃,中国真正展开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奋斗,废约运动全面兴起,政府交涉和民众斗争交相呼应。作者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C.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10、“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材料旨在强调(???)
A.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五四运动B.中共对五四运动的领导作用
C.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D.五四运动启迪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11、国民政府制定的计划是“川、黔、滇三省各自为政,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而用兵还好。……今后只要我们军事、政治、人事、经济调配适当,必可造成统一局面。”该“计划”出现于(???)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共开办六届,开设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民运动之理论》《中国农民运动及其趋势》《农村教育》,等20多门课程,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一现象(???)
A.体现了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指导作用
B.推动了农村革命形势高涨,支持了国民革命
C.标志着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D.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南方广泛建立
1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
C.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4、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15、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农民)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明确了农民阶级应掌握革命领导权
C.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联合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事实证明,完全依照苏联人的方式来处理中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种种复杂关系,多半都是不能成功的。在中国革命最初的十几年里,共产党人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无疑都与这种办事方式有密切关联。但结果,不论苏联在中国革命身上投入了多少心血和精力,中国共产党人到底并没有完全按照苏联人的意志去发展自己,从主张世界革命,主张保卫苏联,主张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化,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问题:以致提出“中间地带革命”的思想,他们曲折却又勇敢地走出了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1-5CADAD 6-10BCBCD 11-15BBCAC
16示例
论题:革命不能照搬他国经验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欧美国家,发动辛亥革命,但忽略了中国资木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历史事实,导致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学习苏联革命模式,在城市中心发动革命,导致革命损失惨重;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相继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敌后抗口根据地,广泛动员和发动广发人民群众,壮大革命力暈,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所以,落后国家要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不仅要学习他国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注重结合本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