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1 15: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六上第二单元复习检测
一、单选题
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七律(lù)? ? ? ?铁锁(suǒ) B. 岷山(mín)? ? 云崖(yá)
C. 逶迤(yí)? ? ? ?迤逦(yǐ) D. 磅秤(bàng)?磅礴(páng)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听到党的十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的消息后,全班同学笑逐颜开。
B. 安倍已经向韩国派遣特使,寻求改善日韩关系;而在地区局势中更重要的中日关系,安倍也不可能等闲视之。
C. 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英明的领袖毛主席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领导人民军队和革命人民胜利走过了万水千山。
D.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于牺牲,以气势磅礴的英勇气概战胜了千难万险,终于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夸张的巧用,是《七律长征》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 )
A. 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 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 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 这山像个大葫芦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居高临下(? ? ?)
A. 来到,到达 B. 从高处往下看 C. 照着字画模仿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喧告选举政府整整齐齐 B. 典礼漂拂检阅排山倒海
C. 爆发装严高潮徐徐上升 D. 波浪雄伟激动五颜六色
二、默写
默写《长征?七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填空题。
(1)律诗属于近体诗,讲究____,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通常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简称____、_____。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十句以上则称_____。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依次是首联、_____、________和尾联。
(2)《七律长征》中运用比喻,化大为小,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表明胜利大会师已为期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胜利即在眼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①“斩钉截铁”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了班长马宝玉? ? ? ? ? ? ? ? ? ? ? ? ? ? ??。
②画横线的句子中,“_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说明其他战士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2)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①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____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②通过一个“砸”字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1)这两段话分别描写的是_____和______时的场景。
(2)品读下列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个句子写的是群众在? ? ? ? ? ? ? ?时的表现,我从中体会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这种场面描写衬托了? ? ? ? ? ? ? ? ? ? ?喜悦气氛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 ? ? ? ? ? ? ? ? ? ?的心情。
阅读下面文段,做练习。
??????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仿照“黑魆魆”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_______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
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
(3)联系全文,把下列词句填入诗歌中。
全国人民的解放
电灯
这次战斗的胜利
火光
一个光明的世界
一星______,就是你的生命,
一盏______,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________________,
为了________________,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
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
是你用生命点亮了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_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画出中心句。
(2)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律”应读lǜ。???????
2.【答案】D
【解析】“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该成语与句中“英勇气概”语意重复。
3.【答案】C
【解析】A.没有运用修辞;
B.运用对比修辞;
D.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
4.【答案】B
【解析】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临”的意思是从高处往下看。
5.【答案】D
【解析】A.有误,“喧告”的“喧”应为“宣”;
B.有误,“漂拂”的“拂”应为“浮”;
C.“装严”的“装”应为“庄”
D.全部正确。
6.【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7.【答案】(1)声律对偶五律七律排律或长律颔联颈联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8.【答案】(1)①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坚决、果断的态度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 ②热血沸腾? 紧跟;
(2)①B? ?②班长马宝玉对敌人的憎恨。
【解析】句子出自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文章通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赞扬了抗日英雄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阅读时,注意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
9.【答案】(1)阅兵式群众游行
(2)①观看阅兵式人们对新中国成立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②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 ?无比幸福
【解析】(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选段,结合句子: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从这句话可知,第一段是写人们观看阅兵。结合句子: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从中可以看出第二段写群众游行。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中句子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课文中心思想辨析作答。①本语段中的“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表达了当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比喜悦和激动心情。从而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烘托了气氛。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民的激动之情。②“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是一个夸张句,写出了天安门灯火辉煌、热闹的景象。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10.【答案】(1)静悄悄黑沉沉清幽幽
(2)B
(3)火光? ? ?电灯? ? ? 这次战斗的胜利? ? ? 全国人民的解放? ? ?一个光明的世界
【解析】考查仿照词语组词的能力,考查对课本内容的把握。“黑魆魆”是ABB式叠词。
11.【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毛泽东? 大无畏? 乐观主义?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