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7.1东南亚(1)课时
湘教版
初中地理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对该区河流的影响。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并掌握。
自主学习检测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包括
以及
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
。
3.中南半岛大部分为
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
和
之分。
4.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东南部
中南半岛
北高南低
热带季风
旱季
雨季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
导入
你知道缅甸在哪里吗?
2020年11月14日16时50分,缅甸(北纬23.55度,东经94.6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
新课教学
1.在地图上找到东南亚,并说出地理位置的特点。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中
南
半
岛
马
来
群
岛
亚
洲
大洋洲
印
度
洋
太平洋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在中南半岛上,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并判断它们分属于哪个大洋的水系。
均大致由北向南流;
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属于太平洋水系。
新课教学
3.在马来群岛中,找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看看它们是否属于亚洲。
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属于亚洲;新几内亚岛属于大洋洲。
大洲分界线
新课教学
1.中南半岛的地形
(1)中南半岛名称的由来?
(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新课教学
(3)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和下游的特征有什么不同?
(4)中南半岛的重要农业区在哪里?
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的重要的农业地区。
新课教学
2.中南半岛的气候
(1)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气候特征。
(2)读“冬季风、夏季风”图,分析中南半岛雨季、旱季的成因?
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
热带季风气候
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
新课教学
3.
读图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马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河流湍急。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菲律宾的梯田
新课教学
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马来群岛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接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之国”。
合作探究
4.马来群岛的气候
(1)读图分析,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
(2)该气候对马来群岛的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许多地方分布有茂密的森林,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都有收获。
新课教学
5.读图分析,找出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而山区和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则人口稀少。
新课教学
1.读图7-3,你认同玲玲和贝贝的观点吗?请谈一谈你对火山的看法。
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
火山灰风化的土壤肥沃,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火山也能成为一种旅游景观。
玲玲: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人们应该远离火山!
贝贝:但也有人选择在火山居住,这里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活动
2.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
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形崎岖多山岭,平原少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终年高温多雨
自北向南流,上游急、下游缓
河流短小湍急,多呈放射状
活动
1.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马来半岛
苏门答腊岛
新课教学
2.说出马六甲海峡的特征。
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
~200米,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
新课教学
“花园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热带城市岛国,面积699千米?,人口499万(2009年),其中华人约占3/4。新加坡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亚西亚紧邻,南扼马六甲海峡东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以国际贸易、出口加工、航运、金融为主,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新加坡交通和旅游业发达,樟宜国际机场是东南亚最大的航空港。新加坡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到处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林木葱茏,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阅读
1.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其中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最重要航道。
活动
2.马六甲海峡每天有数百艘船只进出,航运非常繁忙。但是,海峡航道较为狭窄,还有礁石和小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
通过巽他海峡,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的压力。
通过克拉地峡开凿运河,航线将变短,更加便利。
活动
课堂检测
读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半岛最突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类型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2.M城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D.全年温暖湿润
C
A
3.元旦前后我国到东南亚考察的代表团成员不必携带的物品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A.马来群岛
B.格陵兰岛
C.阿拉伯半岛
D.印度半岛
5.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C.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居民多信仰印度教
课堂检测
B
A
D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检测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7.1东南亚第1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对该区河流的影响。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并掌握。
【重点、难点】
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对该区河流的影响。
难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东南亚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包括
以及
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
。
3.中南半岛大部分为
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
和
之分。
4.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二、探究展示:
读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河流分布图,并对以下问题进行总结。
1.在地图上找到东南亚,并说出地理位置的特点。
2.在中南半岛上,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并判断它们分属于哪个大洋的水系。
3.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4.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气候特征。
5.读图分析,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
6.读图分析,找出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提升反馈:
读中南半岛地形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半岛最突出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类型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2.M城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D.全年温暖湿润
3.元旦前后我国到东南亚考察的代表团成员不必携带的物品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4.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A.马来群岛
B.格陵兰岛
C.阿拉伯半岛
D.印度半岛
5.下列关于东南亚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B.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C.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居民多信仰印度教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1、自主学习:
1.东南部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北高南低
3.热带季风
雨季
旱季
4.印度尼西亚
2、探究展示: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2.均大致由北向南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属于印度洋水系;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属于太平洋水系。
3.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
5.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6.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而山区和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则人口稀少。
三、提升反馈:
1.C
2.A
3.B
4.A
5.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7.1东南亚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东南亚第1课时
单元
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对该区河流的影响。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4.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并掌握。
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形对该区河流的影响。
难点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20年11月14日16时50分,缅甸(北纬23.55度,东经94.6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提出问题:你知道缅甸在哪里吗?
学生读图,找出震源的位置。
通过时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亚洲的分区,你还记得有哪些吗?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和东南亚河流分布图,并对以下问题进行总结。1.在地图上找到东南亚,并说出地理位置的特点。
从所处位置,濒临海洋,组成等方面进行总结。小结: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2.在中南半岛上,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出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并判断它们分属于哪个大洋的水系。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画出不同的河流,并观察河流的流向及注入海洋。小结:均大致由北向南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属于印度洋水系;湄南河、湄公河、红河属于太平洋水系。3.在马来群岛中,找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看看它们是否属于亚洲。用彩笔描画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判断以上岛屿的所归属的大洲。小结: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菲律宾群岛属于亚洲;新几内亚岛属于大洋洲。承转:东南亚主要是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形也各具特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3,结合课件地图,进行分析:(1)中南半岛名称的由来?(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2)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和下游的特征有什么不同?(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4)中南半岛的重要农业区在哪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的重要的农业地区。)2.中南半岛的气候(1)读图分析,中南半岛的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有雨季和旱季。)(2)读“冬季风、夏季风”图,分析中南半岛雨季、旱季的成因?(每年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3.
读图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马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河流湍急。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合作探究: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结合板块的运动进行分析。小结:马来群岛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接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4.马来群岛的气候(1)读图分析,马来群岛的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该气候对马来群岛的植被和农业的影响?(许多地方分布有茂密的森林,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都有收获。)5.读图分析,找出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而山区和岛屿上的热带雨林中则人口稀少。)活动:1.读图7-3,你认同玲玲和贝贝的观点吗?请谈一谈你对火山的看法。同桌之间交流,从火山的利弊来进行分析。小结:
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火山灰风化的土壤肥沃,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火山也能成为一种旅游景观。2.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承转:东南亚有一个地方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你知道是哪里吗?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并结合图7-1,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2.说出马六甲海峡的特征: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
~200米,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活动:1.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指导学生读图,仔细观察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小结: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其中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最重要航道。2.马六甲海峡每天有数百艘船只进出,航运非常繁忙。但是,海峡航道较为狭窄,还有礁石和小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
学生回忆亚洲的分区。学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划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自主学习,同桌之间交流自学的相关知识。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进行总结。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并提出各自的见解。学生自主阅读课内容,并提取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描画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然后进行总结。
通过提问,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及动手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充分理解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通过活动,充分认识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