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知识网络
1. 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依次包括 、咽、食道、 、 、大肠、肛门。其中 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 的主要场所。
(2)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 、 和胰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内壁的小消化腺(胃腺、 )。其中,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2. 食物的消化:
(1)淀粉的消化: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表达式:
(2)蛋白质的消化: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表达式:
(3)脂肪的消化:消化的场所都是在 中,表达式:
3. 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的场所:口腔、咽、食道基本上 吸收作用;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 ;大肠只吸收少量的无机盐、水和部分的维生素;营养物质主要在 内吸收。
(2)小肠的特点:细而长,内壁有许多 和 结构,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 和淋巴管,管壁均只由 上皮细胞构成,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小肠内也有多种消化液,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典例分析及拓展
1.探究消化
例1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 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____ 性消化,又能进行 ____ 性消化。
解析 根据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变量的唯一性可知:A处应该加入等量的清水;1号试管不变蓝,说明其中的淀粉已被消化;口腔中不但有唾液淀粉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还可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答案 (1)2mL清水 对照 (2)唾液淀粉 (3)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 (4)化学 物理
举一反三 1. (2010·盐城)下表是小明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D.效率很高
2. (2010·韶关)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发现A不变蓝、B变蓝。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其他物质
3. (2011·荆州)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形态 等量馒头 碎屑 碎屑小块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再加入碘液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
2.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2 右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标号⑥所示的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还能分泌 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 ,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 。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标号 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胃肠病。你可一定要注意啊!
解析 消化和吸收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与消化系统的结构有关。①唾液腺是②口腔里的消化腺;④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起乳化淀粉,属于物理性消化;⑥是胰,内含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唾液腺、肝脏和胰都属于消化腺。食物太大和太多,增加⑤胃的蠕动和影响⑦小肠的消化速度,增加了胃和小肠的消化负担。⑦小肠中的消化腺种类和分泌的消化液最多,是主要的消化场所,小肠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答案 (1)消化腺 (2)⑦ (3)胰岛素 (4)胆汁 物理性消化 (5)⑤⑦ 4.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图中[ ] ___的剌激。
(2)产生胆汁的器官是图中[ ]__________,胆汁在释放到小肠之前,储存在图中[ ]_____________内。
(3)图中{4}能分泌胰岛素。当人体内胰岛素_______________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就糖尿病人来说,控制体内_______________的长期稳定是首要任务。
5. 右图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和消化腺两部分。
(2)请写出图中[③、[④]代表的器官名称:[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⑤]_______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⑥]__________。
(4)馒头中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__(填序号)。 6. 认真观察右面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中的[ ] ,它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对 起乳化作用。
(2)小明今天中午吃了米饭和牛肉,其中牛肉在图中结构[ ] 内开始进行消化,米饭在图中结构[ ] 内开始进行消化。
(3)观察右图可知,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 ] ,该结构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4)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
3.营养物质的消化
例3 解读曲线图: 右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 ;淀粉、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 。
解析 解读曲线图,结合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X曲线在A口腔中开始下降就开始消化,是淀粉的消化曲线;蛋白质在消化道C中开始下降即开始被消化,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胃;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主要在消化道D中下降,说明主要是在D中消化的,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答案:X 【C】胃 【D】小肠
举一反三 7. (2010·南通)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消化为(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甘油 D.脂肪酸 8. A、B、C为人体三种不同的消化液,其中C为小肠内的消化液。取甲、乙、丙、丁四支试管,各加入5 毫升蒸馏水和0.5毫升花生油,再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1毫升,摇匀,放入37℃的水浴中。结合右表回答问题。
试管 消化液 实验现象
甲 A 油滴变小,呈乳状液
乙 B 油滴25分钟消失
丙 A、B等量混合液 油滴12分钟消失
丁 C 油滴10分钟消失
(1)A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B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
(2)在A、B、C三种消化液中,含有脂肪酶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不含脂肪酶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9. 下图是消化道的模式图,请将食物消化过程填在图中的正确位置上。
酶 酶 酶
A.淀粉—→麦芽糖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
C.初步消化蛋白质 D.蛋白质—→氨基酸
酶 酶
E.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酸十甘油
4.营养物质的吸收
例4 (2010·宜昌)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解析 小肠的长度长使食物滞留的时间长,便于吸收;小肠黏膜表面的皱襞和绒毛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能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而小肠壁内的肠腺分泌肠液是为了消化,与吸收没有直接关系。答案:C。
举一反三 10. (2010·十堰)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1. (2010·济宁)从下列哪个器官流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废物增多、养料增多( )
A.肺 B.心脏 C.小肠 D.肾
12. (2010·衢州)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的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 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