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湖北小调》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 《湖北小调》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曲《 湖北小调》,通过对比欣赏湖北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感受乐曲明快爽朗、富有浓郁民歌韵味的风格特征,体验乐曲描绘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2、能够熟悉主题音乐,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能够用身势动作或其他形式表现对主题重复的体验。 
3、能够感受西洋管弦乐与民族器乐巧妙融合所带来的听觉体验。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湖北小调》,取材于湖北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乐曲采用五声调式,四二拍子。全曲清新明快,洋溢着轻松、爽朗、诙谐的情调,通过描绘农村夜以继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勤劳的农民当家作主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主题的重复及整首乐曲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 
 音乐风格的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听湖北民歌 
听《龙船调》片段 
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40 分钟。首先,让我们听一段歌曲片断,边听边找找: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最有趣? 
师生互动 
 
师: 歌中的妹娃子要过河,希望有人帮助,于是就吆喝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吧?我来扮演妹娃子,你们扮演船夫。 
了解民歌种类(PPT)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首有趣的歌曲是哪个地方的吗?(湖北) 
师:我们湖北 ,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语言、风俗各不相同,民歌的体裁形式和音调也是丰富多彩,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 
唱民歌小调 
师: 同学们,我们潜江别看地方小,也有自己的民歌小调咧! 我来给大家唱一段。 
1 、师唱《哪有闲空回娘家》第一段 
2、歌曲介绍 
3、听全曲 
师:我们完整的来听一听这首歌,边听边想想: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师:你觉得歌曲表现了哪些场景? 
 4、学一学 
 a. 师弹琴生跟唱衬词处 
 b. 师生配合唱第一段 
要求:唱出歌曲的地方韵味:“生产、走人家”两处。 
三、赏湖北小调 
师:这首轻快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不光很多人传唱,而且还被中央乐团改编成了一首管弦乐曲。今天,我们着重来听赏这首《湖北小调》。(板书课题) 
初听音乐(PPT) 
1、完整听第一遍 
a.知道乐曲的速度、情绪 
 b.了解主奏乐器 
师:这首湖北小调是由西洋的管弦乐器和我们民族的管弦乐器相结合,共同来演奏完成的。 承担主奏的乐器有很多,其中典型的乐器有小提琴,民族的有扬琴、笛子、还有打击乐器镲、双响筒等。 
2、引子部分 
a. 学生跟琴视唱 
b. 打击乐器伴奏 
师:加进打击乐器后,音乐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 
3、完整听第二遍 
引子在这段音乐里反复出现了几次? 
(二)分段聆听 
1、第一部分(A段) 
视唱主题音乐 
聆听A段音乐 
 a.引子在音乐里出现几次? 
b.师:主题音乐演奏了几遍? 
c.师:两遍演奏的主奏乐器是一样的吗? 
师小结:第一遍是以我们的民族管弦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为主演奏,第二遍加入了一个吹管乐器和一个打击乐器,你们说说是什么乐器? 
身势动作表现 
 a. 模仿笛子演奏 。 
 b. 模仿双响筒演奏 
 师:加入这两个乐器后,这段音乐的旋律听起来有什么特点? 
3、第二部分(B段) 
a. 随乐划旋律线 
 b. 场景模仿 
师: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忙碌的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来表现一下劳动的场景? 下面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做一做。 
4、第三部分(A’) 
师:这段音乐在前面哪段音乐出现过?(生)是再现了第一部分。我们用A表示第一部分,用B 表示第二部分,用A’表示乐曲的再现部分。 
师:这段音乐情绪怎样? 
复听全曲 
第一遍 
用不同色块表示出听到的引子音乐和主题音乐 
第二遍 
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声势动作。 
四、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由潜江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改编而成的管弦乐曲《湖北小调》。其实,我们湖北的小调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潜江的民歌小调也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找来听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