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2009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1.11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其中第Ⅱ卷为四道综合题,共计4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字母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字母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1卷(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
读表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年降水量(mm) 春季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秋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0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南昌,其根本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 B.气旋活动的影响
C.副高的控制 D.江淮准静止锋
3.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是
A.雨带的进退 B.地形的影响
C.冷空气南下 D.江淮准静止锋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2),回答第4~5题。
4.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图3),回答6~7是。
6.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
A.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地
B.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秦岭山地
D.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地
7.图中A地形区出现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森林的破坏
读下列两图(图4: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5: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8~10题。
8.图4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和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黄土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云贵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
D.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分析图中①、②、③地气温最高地点并说明原因是
A.②;大气环流 B.②;地形 C.③;纬度 D.③;海陆位置
10.影响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分布走向的原因是
A.夏季风 B.海陆位置 C.经度 D.地形
下图(图6)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地形剖面图中表示的山地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阿勒泰山
12.分析气候资料和地形剖面图,图示夏季气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 )米处
A.2000米 B.4500米 C.3000米 D.1500米
1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
A.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B.南坡受冷锋面影响形成降水多
C.北坡受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
D.北坡位于来自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多
14.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15.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走
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17.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
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 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
18.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量最大的一幅是
读图7,回答19—20题。
19.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0.断岸顶部的E点海拨可能为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读图8,回答21~22题。
2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某日8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图”(图9),回答23~24题。
2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10°N
C.10°S
D.23°26″N
24.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6:20
B.7:40
C.9:20
D.11:40
图10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回答25~27题。
25.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E D.170°E
26.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
27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下图(图11,表示该小组测量出的竿子影长及朝向),竿长2米。完成28~30题。
28.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9.图11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0°N
D.45°S
第Ⅱ卷(综合题,四题,共40分)
说明: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31.(10分)图12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6分)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3)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差增大的主要原在。(2分)
32.(10分)读下面两图(图13、14),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3中A为( )平原。(1分)
(2)比较图13、14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2分)
(3)图13中A平原的河流和图14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分析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原因。(4分)
(4)简述治理图14中河段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3分)
33.(10分)读比例尽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B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字母D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2分)
(2)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支流。(1分)
(3)在干流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用“ ”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坝址。(2分)
(4)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线路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1分)
(5)沿图中EF剖面基线,在下图中作出地形剖面图。(4分)
34.读图(图16),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点位于东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2)据图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月______日______点。(3分)
(3)据图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____________。(2分)
(4)据图把此时的昼夜状况转化到南极上空府视图中(注意:必须表达出以下项目:①画出太阳光线;②画出晨昏线;③用 表示夜半球)。(4分)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答题纸
2011.11
高三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D,C,B,B,C,A,A,D,B,D,A,B,D,D,C,B,A,B,C,B,D,C,D,C,D,B,D,A,B,D,A
31.(10分)图12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小(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
形。(2分) 高三月考图11
(2)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
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6分)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地区 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土壤肥沃;耕地广阔
限制性自然条件 旱涝灾害频繁 热量不足
(3)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差增大的主要原因。(2分)
由南向北气温年差增火,原因是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
纬度越离的地方,夏季白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而冬季白昼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且受冬季风影响气濡低.因此气温年较差人.
32.(10分)读下面两图(图13、14),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3中A为(华北)平原。(1分)
(2)比较图13、14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2分)
气候类型:图13是温带季风气候:图14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图13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图14冬暖夏热,气温年较差小。麒.全年平均气温高.
降水:图13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春旱.降水总量少.图14降水季节变化小.多梅雨和伏旱,降水总量大。
(3)图13中A平原的河流和图14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分析两区域洪涝多
原因。(4分)
自然:
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导致河流水位急刷上涨;季风气候不稳定,有的年份降水偏多,加剧洪涝.
地形: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易发生洪灾.
水文:圈13中的河流支流众多,同时进入干流,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涨.图14中的河流为公支流多,而且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由于中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易淤积,导致水流不畅.
图13中的河流无良好的入海河道;图14中的河流中下游无良好的蓄洪滑洪场所。
人为: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4)简述治理图14中河段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3分)
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退田还湖:
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加固堤防:修建水库、大坝。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洪泛区的管理……
33.(10分)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B表示的地形部位是鞍部,字母D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山脊。(2分)
(2)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乙支流.(1分)
(3)在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用“ ”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坝址。(c处
尔侧)(2分)
(4)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线路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①。(1分)
(5)沿图中EF剖面基线,在下图中作出地形剖面图。(4分)(略)
34.读图(图16),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点位于东半球是①③③。(1分)
(2)据图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6月23日2点。(3分)
(3)据图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5°N。(2分)
(4)据图把此时的昼夜状况转化到南极上空俯视图中(注意:必须表达出以下项目:①画出太阳光线;②画出晨昏线:③用表示夜半球)。(4分)
31.(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分)
B地区 C地区
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笔答部分试题,将答案写在文字框外部者,不予给分!
33.(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提示:在第(5)题的原图上标注。(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
34.(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