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JJ)
第2课时 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一、复习导入
1.体积是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多大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
2.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体积是8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呢?这说明了什么?(体积是多少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出示一长方体教具)
师:你能猜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你以前问过我爸爸。
师:你真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
师:你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二、探究新知
1.探索活动。
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长方体。
活动前教师提示:
(1)每个小组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每层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小正方体?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发现________。
2.成果展示。
请小组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拼摆的过程并汇报方法及结果。
(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板书: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板书:长 宽 高)
(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3)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标有a、b、h的长方体积木)。体积的字母公式怎样写?
V=a×b×h或V=abh(板书)
(4)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长、宽、高)
3.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幻灯出示)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幻灯出示)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4.出示教材例3,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计算出数学教材的体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
四、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