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JJ)
第2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2.认识特殊折线统计图并会制作特殊折线统计图。
3.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深入的认识。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有效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预测,认识到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难点】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有效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一、新课导入
师:现在大家已经学习了两种统计图,你能说出是哪两种吗?
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公告,了解相关信息。
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张关于什么内容的公告?从这张公告中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交流。
生1:关于某一条河流在8月1日至8月6日每天下午2时的汛情公告。
生2:从公告中可以知道,警戒水位是32米,历史最高水位是32.6米。
生3:今年8月1日下午2时的水位是32米。
生4:今年8月2日下午2时的水位是32.9米。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2.读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折线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统计图中的两条虚线表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进行小结:这两条虚线分别表示这条河流的警戒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
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地区8月1日至8月6日的汛情变化情况。
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这是一幅关于什么的统计图?
生:关于我国2000年至2011年部分年份水果产量统计图。
师:什么是部分年份?
生:不是每年都进行统计。
师:不是每年都有数据,那绘制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生:虽然有的年份没有统计数据,但统计图中也留出了相应的位置。
师:正是由于这样,绘制时要注意统计的年份间隔不一样,图中竖线间的宽度也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2题,课件出示题目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折线统计图,遇到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
汇报时,着重让学生回答绘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某镇农村1998年至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如下:
1998年:360人 1999年:430人
2003年:1300人 2004年:1800人
2005年:2400人 2006年:3000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制作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先确定出各年份的数量点,再把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制成了折线统计图(注意:年份间隔几年,就间隔几个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