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专项分类汇编之16—原子物理学(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专项分类汇编之16—原子物理学(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3 08: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16—
原子物理学
(1)天然放射性现象、半衰期
1.2018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1. 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原子核 (D)光子
答案:C
解析:粒子是氦原子核,故ABD错误;C正确。
2.2020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1.β射线是( )
(A)原子核放出的电子流 (B)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
(C)原子核放射出的电磁波 (D)原子核外电子受激发产生的电磁波
答案:A
解析:β 射线是原子核衰变时放出的高速电子流,选项A正确。
3.2020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17.倒入容器的啤酒会形成大量泡沫。将啤酒倒入量筒,实验结果表明泡沫的破裂与原子核的衰变遵循同样的统计规律,量筒中液面以上泡沫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泡沫上表面下降速度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假设泡沫均匀分布,量筒中泡沫从t=0开始,经过1.5个“半衰期”后剩余的体积约为________cm3。
答案:变小,60,
解析:由图可知:图像的斜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即泡沫上表面下降速度在变小;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原子核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减小为原来数目的一半,
由图可知:t=100s时,V=120cm3,t=300s时,V=60cm3,t=500s时,V=30cm3,
所以半衰期为200s,从t=0开始,经过1.5个“半衰期”后即经过t=300s时,剩余的体积约为60cm3。
4.2015年上海卷6.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则比少 ( A )
(A)16个中子,8个质子 (B)8个中子,l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 (D)8个中子,24个质子
解析: 比质子数少90-82=8个,核子数少232-208=24个,所以中子数少24-8=16个,故A正确,B、C、D错误。
5. 2012年物理上海卷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 )
(A)电离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天然放射现象 (D)粒子散射现象
答案:C
解析:电离现象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与原子核内部无关,因此A不对
光电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同样也与原子核内部无关,B不对
天然放射现象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 、β、三种射线,说明原子核内部的复杂结构,放出 、β后原子核就变成了新的原子核,因此C正确
α粒子散射现象说明原子有核式结构模型,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无关,D不对
6. 2011年上海卷7.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 )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衰变及半衰期,要求学生理解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是核内进行的,故半衰期与元素处于化合态、游离态等任何状态无关,与外界温度、压强等任何环境无关,故不改变元素本身,其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A、B、C三种措施均无法改变,故D对。
7.2016年上海卷6.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A)1位 (B)2位 (C)3位 (D)4位
【答案】C
【解析】粒子是,β?粒子是,因此发生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
8.2016年上海卷10.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射线
(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射线
(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答案】B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到达两板的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到达A板的粒子的竖直位移小于到达B板粒子的竖直位移,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根据公式可知,两极板电压U相同,放射源与两极板的距离d也相同,两个粒子初速度v0相差约10倍,而电子的要小得多,所以电子的竖直位移小,故到达A板的为β射线,a为电源正极, 故选项B正确。
9. 2012年物理上海卷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 )
(A)x射线 (B)射线
(C)射线 (D)射线
答案:D
解析:首先,放射源放出的是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无x射线,A不对;另外射线穿透本领最弱,一张纸就能挡住,而β射线穿透本领较强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射线穿透本领最强,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而要穿过轧制钢板只能是射线,因此D正确
10. 2012年上海卷21.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核,其衰变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ν1、ν2的两个光子,其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1+2),
解析:衰变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根据光子的能量E= h,可知两个光子总能量为h(1+2)
11. 2011年上海卷9.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 )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衰变中三种射线,要求学生知道三种射线的贯穿本领及电离能力。衰变的射线均来自于核内,A错;从图中可看出,一张纸能挡住①射线,则①射线一定是α射线,其贯穿本领最差,电离能力最强,但不是电磁波,而是高速粒子流,B错;铝板能挡住②,而不能挡住③,说明③一定是γ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弱,贯穿本领最强,是一种电磁波,属于原子核内以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以光速运行的高能光子,D对。
12. 2013年上海卷7.在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 ( )
A.6次 B.10次 C.22次 D.32次
答案:A
解析: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238-206)÷4=8次,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2×8-(92-82)=6次,选项A正确。
(2)原子核的组成 核式结构模型
13.2017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1.由放射性元素放出的氦核流被称为( )
(A)阴极射线 (B)射线 (C)β射线
答案:B
14.2017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3.在同位素氢、氘、氚的核内具有相同的( )
(A)核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答案:D
15.2019年上海学业卷2.原子核内部有( )
质子 (B)a粒子 (C)电子 (D)光电子
答案: A
解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16.2016年上海卷1.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答案】D
【解析】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在原子的中央存在一个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物质,将其称为原子核。故选项D正确。
17.2015年上海卷7.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粒子相比,电子的 ( D )
(A)电量太小 (B)速度太小 (C)体积太小 (D)质量太小
解析: 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由于电子的质量太小,电子的质量只有粒子的,它对α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就像灰尘对枪弹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故D正确,A、B、C错误。
18.2012年物理上海卷
9.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是图( )
答案:B
解析:某种元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基本相当,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当中子数N增多时,质量数A也会增大,因此A、D两个选项不对,只能从B、C两个选项中选。又因为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也就是中子数N为零时,质量数A不为零,因此只有B正确
19.2011年上海卷2.卢瑟福利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主要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轨迹分析和理解。由于α粒子轰击金箔时,正对金箔中原子核打上去的一定原路返回,故排除A、C选项;越靠近金原子核的α粒子受力越大,轨迹弯曲程度越大,故D正确。
20. 2014年物理上海卷3.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答案】B
【解析】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发生了偏转,少数发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内;且和粒子具有斥力,所以正电荷集中在核内;因为只有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核很小;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项正确。
(3)核反应 核能
21.2018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3.核反应方程42He+94Be→126C+AZX中的AZX是( )
(A)11H (B)01e (C)0-1e (D)10n
答案:D
解析:根据核反应遵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X的质量数为4+9-12=1,电荷数为0,故X为中子,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 2014年物理上海卷2.核反应方程中的X表示 ( )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答案】D
【解析】核反应同时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0,所以该粒子是中子,D项正确。
23.2013年上海卷21.放射性元素衰变为,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 ;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 。
答案: →+He He+→Ne+H。
解析:根据衰变规律,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He。用α射线轰击,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He+→Ne+H。
(4)裂变和聚变
24. 2014年物理上海卷5.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 )
A.质子 B.中子 C.β粒子 D. 粒子
【答案】B
【解析】重核的裂变需要中子的轰击,在链式反应中,不断放出高速的中子使裂变可以不断进行下去,B项正确。
25.2015年上海卷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 C )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解析:铀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所以铀核的衰变能自发发生,而铀核的裂变是人工实现的,是用中子轰击铀核实现的,所以铀核的裂变不能自发发生,故A、B、D错误,C正确。
(5)近代物理综合
26.2020年上海卷15.质量m=1.67×10-27kg的质子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中被加速到动能Ek=1.60×10-20J。某同学根据计算出该质子速度大小v=4.38×108m/s(计算无误),此速度值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
答案: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一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
解析:动能公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不适用。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